12月12日报道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2月1日刊登《2016年十大最佳图书》。文章盘点如下:
小说类:
《小炸弹协会》(作者:卡兰·马哈詹)
马哈詹这部入围国家图书奖的作品叙事机智、犀利且扣人心弦。小说以克什米尔恐怖分子袭击德里某个市场作为故事的开篇,接下来是对受害者生活的描写。小说主人公迪帕·库拉纳和维卡斯·库拉纳夫妇几个年幼的儿子在袭击中丧生,儿子的朋友曼苏尔受了伤。曼苏尔长大后渐渐信奉了政治激进主义。正如小说所揭示的:一枚炸弹,万劫不复。我们的人性、政治甚至信仰都不可能在炸弹袭击中往生。
《北水》(作者:伊恩·麦圭尔)
麦圭尔透过野蛮、残忍而又不懈的视角讲述了一位19世纪吸食鸦片成瘾的爱尔兰外科医生的故事。他在一艘驶往北极的捕鲸船上遇到了一个邪恶的精神变态者。麦圭尔用冷峻粗粝的抒情风格,以毫不留情的笔触——甚至饶有兴致地——描写了暴力场面,指出了一条创作历史小说的途径。
《地下铁路》(作者:科尔森·怀特黑德)
怀特黑德这部勇敢而必不可少的小说采用简洁大胆的奇妙构思,构想了一位乘坐名副其实的地下铁路——包括火车头、车厢和乘务员——逃往北方的奴隶。通过视角的微妙变化,小说(国家图书奖小说类获奖作品)大胆地探索新的领域,讲述了奴隶制;它甚至在对奴隶制的叙述中涉足了新的领域:关于美国的基本原罪以及白人作者常常盗用黑人历史的手法。
《素食者》(作者:韩江 译者:德博拉·史密斯)
在韩江这本令人不安的小说中,一个貌似普通的家庭主妇——她的丈夫说她“各方面都极其平常”——做了一个噩梦之后开始吃素。韩江采用了寓言式的谦恭和颠覆手法写作,这位家庭主妇的自我克制变得愈加严重和离奇。这本简洁而优雅的译著用直截了当而又栩栩如生的英语翻译了韩文原著,保留了韩江原著中深刻的探索:在一个邪恶而血腥的世界是否有可能存在真正的清白。
《战争与松脂》(作者:斯特凡·赫特曼斯)
赫特曼斯的祖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是比利时军队的一名军旅画家。受祖父的笔记本和回忆录的启发,赫特曼斯的写作手法雄辩流畅,融熟练的叙事技巧、虚构和猜测于一体。赫特曼斯将其祖父的故事揉进他对亲自走访过的地点——这些地点将其祖父塑造成了丈夫、父亲和艺术家——的叙述之中。赫特曼斯创作了一部关于回忆、艺术、爱情与战争的精湛作品。
非小说类:
《在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与杏仁鸡尾酒》(作者:萨拉·贝克韦尔)
蒙田传记《如何生活》的作者又创作了一部令人难忘的简明易懂的作品——一部描绘了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大师合影画像的作品:萨特、波伏娃、加缪、雅斯贝尔斯、梅洛-庞蒂、海德格尔及另外六位欧洲作家和哲学家。20世纪30年代初期前后,故事在两派人物之间展开:一派最终多多少少成了正确的一方,比如波伏娃;另一派是错误者,比如海德格尔。贝克韦尔最令人激动的一些篇幅对错综复杂的哲学流派进行了引人入胜的阐述,甚至包含最终令她不快的哲学。
《黑金:激进右翼崛起幕后的富豪隐秘史》(作者:简·迈耶)
1980年,查尔斯·科克与戴维·科克决定把大部分财富用于帮助保守派通过选举进入各级政府;如今,美国政界已完全不同。迈耶用五年时间研究科克兄弟的活动,结果就是这本调查翔实、记录全面的作品。揭开如此机密的运作背后的机制并不容易,但是迈耶是迄今最接近于完成使命的人。
《被驱逐者:美国城市的贫困与利润》(作者:马修·德斯蒙德)
2008年5月,德斯蒙德住进了密尔沃基一个房车停车场,然后又搬进了北边一个极度贫困的出租屋。当时还是一名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的德斯蒙德不辞辛苦地记载了处于被逐出城市的人们的生活现状:他们的收入70%至80%用于租房,客观地说,通常是一些根本不适合人居的房屋。德斯蒙德这本富有同情心且严谨细致的研究著作再次将“剥削”这一概念引入关于贫困的辩论,证明了被驱逐如同被监禁一样会给人留下终身烙印。
《在暗室》(作者:苏珊·法吕迪)
2004年,当苏珊·法吕迪得知久未与她联系的老父亲做了变性手术后,父女关系重新陷入了僵局。苏珊的父亲性情狂躁且充满矛盾:他是匈牙利大屠杀的幸存者,也是莱尼·里芬施塔尔的狂热追随者,他刺伤了正在与苏珊母亲会面的一个男人,并以此为由拒绝支付赡养费。在这部内容丰富、引人入胜而最终慷慨大度的回忆录中,长期以其女权主义新闻观著称的苏珊试图让史蒂文与斯特凡妮和解,前者是以其父为原型的专横家长式人物,后者是老年后的她自己。
《归来者:父亲、儿子及其间的土地》(作者:希沙姆·马塔尔)
马塔尔的父亲贾巴拉·马塔尔是卡扎菲独裁统治时期的知名批评家,1990年在流亡途中被绑架,后来被交给了利比亚政权。贾巴拉是否在六年后的监狱大屠杀中被杀已经不得而知,但他确实人间蒸发了。2012年春天,在卡扎菲被推翻、而时下的内战尚未开始之前的短暂蜜月期,希沙姆·马塔尔回到了利比亚。除此之外,他对那段时间的非凡回忆还具有更多意义:对艺术的慰藉作用进行反思,对独裁主义加以分析,是一本充满激情的哀悼作品。
《在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与杏仁鸡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