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夸“工匠”好 “工匠精神”这个词,在如今的中国算是非常流行的概念了。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人来问,只要这个人平时还看看新闻,都能跟你说出他对于这个词的印象和理解。 从德国一百年不坏的高压锅到日本用一辈子做寿司的“寿司之神”,甚至青岛德国人留下来的下水道,无一不是“工匠精神”在中国津津乐道的传说。 可是,德国、日本,乃至于西方传统发达国家,他们的工业发展、经济进步真的是依靠这种备受推崇的“工匠精神”吗?真的有所谓的“工匠精神”吗? 对不起,事情并不是我们一厢情愿地想象,这些年来,“工匠精神”这个词,是被我们硬生生给臆造出来的。 首先,不管是在德语、英语、日语的词源里,压根就没有“工匠精神”这个词。国外媒体在引用我们关于这方面的报道时,是用“Craftsman’s spirit”,Craftman是工匠,spirit是精神,硬生生的中式英语。 其中一家英国媒体是这样写的: “The craftsman’s spirit is defined by the Baidu encyclopedia(百度百科) as one who is devoted to make things with perfection, precision, concentration, patience and persistence.” 简单翻译过来就是: “工匠精神被百度百科定义为一个致力于做完美,精确,集中,耐心和坚持的人。” 老牌工业强国英国居然沦落到靠“百度百科”才知道什么叫做“工匠精神”!大家该对其中的奥秘有所洞悉了吧? 维基百科没有这个词条,只有百度百科在2013年创造了这个词条,其中写到首次提出这个词的是“聂圣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