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人,都不能不聊巴菲特,因为他是“股神”。说价值投资的人,更加不能不聊巴菲特,因为他是价值投资的活标杆。但是,客观地说,由于过于标签化的解读,甚至是刻意的传教式的引导,其实大部分股民,尤其是中国股民,对于巴菲特这个神一般的存在有着很多的误读。我重新研读了市面上能找到的绝大多数关于巴菲特的书籍和文献资料,从我个人的理解上跟大家聊一聊巴菲特。
误读之一:股神。
巴菲特是股神没错,但他更应该被称为企业家和商业大师。巴菲特大概只有在1965年拥有伯克希尔公司之前算得上是一个纯粹的(以二级市场为主的)职业投资人,而在那之后,他绝大多数的精力和收入来源都应该是企业运营和商业运作。1956年,巴菲特成立了一个合伙企业(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私募基金),一直经营到1969年,他认为当时的美国股市已经让他找不到他想要的投资目标了,所以他解散了这个合伙企业。
我认为这个阶段,是他真正的相对纯粹的作为职业投资人存在的阶段。当然,这个阶段他的表现非常优秀,年均收益回报保持在30%,所以巴菲特的投资才能几乎是与生俱来的。1965年,他开始买入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正常来说,我们这里应该煽情一下,家伟大的公司从此开始启航了,但其实不是,后面我们会继续说饱克帮尔的故事,但现在要说的是,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已经开始经营企业了,直到现在,伯克希尔公司是一家实实在在的控集团公司,而不只是一家投资公司。从伯克希尔公司每年的年报里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年度里,它持有的二级市场普通股的市值大约只占公司总资产的20%,这些持股的收益率大部分也跑不赢伯克希尔公司自身的股价涨幅,所以伯克希尔的其他经营性业务表现应该是好于它的二级市场投资回报的。显然,巴菲特是一个被股神头有掩盖了的超级商业大师。
误读之二:复利增长。
据说最被巴菲特自己认可的关于他的书就是被称为官方传记的《滚雪球》,所以大家理所当然地觉得他是靠着“雪地长坡”来实现财产积累的。但从巴菲特的现实成长经历来说,这不得不说是个最大的误读我们最常看到的一种介绍就是,他从100美元起步做到现在世界前三、个人财富达几百亿美元资产,这是复利的效果吗?显然不是。首先,100美元起家这个事情纯粹是个“噱头”。前面说过,巴菲特在1956年成立一个合伙企业,7个合伙人共投了10万美元,由于他自己只是一般合伙人(意思是别人是投资人,他是管理人),所以他只象征性地投了100美元。这就是100美元起家的由头。
但当时26岁的他已经有了14万美元的资产,当时美国普通家庭年收入大概只有几千美元。前面说过,这家合伙企业经营到1969年时关闭了,这时巴菲特的身家已经达到2500万美元,主要是来自管理合伙企业的分成。也别惊讶10万美元的合伙企业怎么能分这么多钱,十几年里有源源不断的投资涌向他,谁让他业绩这么好呢。所以,从26岁的14万美元到39岁的2500万美元,这个增长至少要保持年度复利50%才能做到,但很遗憾,这不是靠复利实现的,这是杠杆,借助帮别人进行投资来快速地积累自己的财富,这其实就是变相的杠杆吧。
但巴菲特伟大的地方在于,当我们都觉得已经是人生巅峰时(20世纪60年代的39岁的千万富翁不算人生巅峰吗),他才刚刚开始。当然,尽管根据2017年末的统计,巴菲特的个人财富已经达到了750亿美元,但如果以2500万美元为基数,48年的时间,20%的年度复利增长,这个数字应该是1580亿美元,显然他的资产并没有以如外界所知的那种复利增长,并且别忘了,巴菲特反复说的保险公司的浮存金,那其实就是伯克希尔的隐形杠杆。所以,复利这个事情往往是这样,当你基数小的时候,复利带来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当你基数大的时候,很难再保持太高的复利增长,甚至都已经不在意这个数字了。但至少我们要明白,不要在财富积累还处于起步阶段时就用复利来麻痹自己,这时候应该相信中国老祖宗的话,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误读之三:价值投资。
这一点可能会引发争议。我不是说巴菲特的投资不是价值投资,我是想说,他的价值投资和很多人所以为的那种“他的价值投资“不一样。这话有点绕口。
简单地说,大家以为价值投资就是买便宜货(用一个好词叫低估值),或者以为价值投资就是稳健和保守。
买便宜货确实是价值投资的一种模式,巴菲特也曾经有较长时间就是采用这种他自己称为“捡烟屁股”的方式在做投资,而这种方法源自他的恩师格雷厄姆。但是,后来他就改良了这个买便宜货的方式: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管理资金规模的扩大,他觉得合适的烟屁股不够了;另一方面,他确实在这个方面有过惨痛的经历,被烟屁股烫到手了。
也有很多投资者喜欢把价值投资和稳健捆绑在一起,而这个稳健的理解首先可能是不愿承担太大的亏损风险,其次就是受不了大起大落,希望平平稳稳。然而很遗憾,我们看到的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大多并不是平稳的,而且很多大起大落是一般人根本受不了的。
为了不那么枯燥,我们选取几个巴菲特的投资案例来对照一下,他到底是怎么做的。我们可以从他最初在合伙企业的操作开始。
首先,我们来说说伯克希尔,就是现在股价已经超过30万美元股的巴菲特控制的世界500强公司。1965年,巴菲特买下它的时候,它只是一家纺织公司,而巴菲特买它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特别便宜“,它的交易价格远低于它当时的净资产,同时也远低于这家公司原来的拥有者给出的回购价格,巴菲特当时买伯克希尔的股票可能仅仅是为了套利。然而,大家更想不到的是,巴菲特最后彻底把这家公司买下来,仅仅是因为对方在已经跟巴菲特谈好的回购价格上反悔单方面把报价降低了15美分,没错,就因为这15美分,巴菲特生气了,把整家公司买了下来。
然而,这带来的后果是,巴菲特当时的合伙企业的收益因此被大幅拖累(1965年时,合伙企业还没有解散,巴菲特动用了合伙企业的资金去购买伯克希尔),而且关闭合伙企业后,巴菲特费尽心思继续经营伯克希尔纺织公司,包括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伯克希尔为平台收购了更多的保险等其他业务资产来维持收益平衡,但终于在1985年坚持了20年之后还是关闭了伯克希尔的纺织部门(这个时候的伯克希尔已经是个平台性投资公司了,原来的纺织业务只是其中一项),但不管后面公司怎么样发展变化,巴菲特始终没有让公司改名,事实证明,伟大的公司跟起什么名字无关。但其实我心里想,巴菲特是不是想用这个名字一直来警醒自己,贪便宜并不都是对的。
不过,为什么巴菲特会用这种方式去操作?除了他之前跟老师学的投资理念养成的习惯外,当然也肯定是尝到过甜头的。就在他购买伯克希尔之前几年,他还买过一家登普斯特制造公司,也是在绝对低估的情况下买入,并且持续买入直到持有了70%的股权,其实这家公司的利润并不好,巴菲特也是经营了两年,然后给这家公司换了一个公司总裁,之后才找机会把公司整体出售,在这个操作中,买入成本平均每股28美元,卖出价格是每股80美元,盈利接近2倍。
他的“捡烟屁股”操作大约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尤其是芒格(现在的伯克希尔的副总裁)加入了伯克希尔之后开始发生明显的改变,他开始更注重公司的品质而不仅仅是价格。他以15倍市盈率、2倍市净率的价格收购喜诗糖果(准确地说,这笔交易是芒格做的)和后来以15倍市盈率、6倍市净率去购买可口可乐,这都投资思维改变之后的操作。
而这些看上去比较“贵”的操作后来都成了他终身不卖的产。所以我认为,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真正大成,恰恰是当他出“以合理的价格,购买非常优秀公司的股票;而不是以超低的价格,购买平庸公司的股票”这句话之后。
不过,从某种角度来说,我认为巴菲特喜欢买便宜货不是他保守,而是天生的勤俭节约的习惯,他经常喜欢在股价暴跌的时候出手购买。早期1964年出手购买美国运通,是色拉油丑闻和肯尼迪遇刺多重利空影响,美国运通股价暴跌58%,他出手了。1973年美股大熊市,他出手购买了华盛顿邮报。1990年,受房地产萧条影响,加州最大的地产贷款提供者富国银行股价从86美元跳水到多美元,巴菲特又出手了0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从高盛到墨菲石油,基本上都是在暴跌中或暴跌后出手。这种操作方式有些是给他带来了承受足够继续下跌空间的安全边际,而更多的是买入后短期快速盈利带来了更长期持股的回撤安全垫。但有一点,就是绝对不是因为害怕波动,相反,在极端情况下的出手,往往更需要面对剧烈波动。所以说,巴菲特绝不是一个保守的投资者。这倒是跟他所说的“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们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贪婪是相符的。
说完对巴菲特的误读,我想说说我个人理解的巴菲特身上更值得学习的闪光点。
首先是能力圈。巴菲特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多次在服东大会股东的信中谈到关于能力圈的概念。“你不需要成为每家公司的专家,甚至不需要很多。你只需要能够评估你能力范围内的公司…能力圈的大小不是关键,而了解它的边界则至关重要。“
我认为,坚守能力圈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了解自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圈范围;还有一个是拒绝诱惑,不做自己能力圈之外的操作。我想巴菲特应该是非常了解自己的能力圈范围的,他的经典投资案例绝大多数都是处于他能力圈的核心圈之内的,比如金融股、传媒股、消费股,这些就基本是巴菲特从小玩到大的,熟得不能再熟了。但我们也不要过于狭义地理解,坚守能力圈就是只看几只股票或者几个行业。能力圈的边界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可以是我只做消费股,因为商业模式容易懂,也可以是我只做医药股,我对医药行业非常的熟悉,但这种正好专精某一领域的情况毕竟还是少的,并且边界未免太窄。其实用市场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不要什么钱都想赚,留点钱给别人赚。关注自己最擅长的操作类型,可以是某些行业,可以是某种风格,也可以是某些相对固定的盈利模式。我就是喜欢做小盘的高成长股票而不喜欢大蓝筹,我就是喜欢做突破而不喜欢抄底。这是不是找到自己的能力圈边界?当然是。
但至于是不是真的完全不碰自己能力圈之外的东西,这就不好说了,所有人都知道巴菲特曾说过不碰科技股,但他后来买了BM,并且是相对比较重仓的,也果不其然,从巴菲特2011年买入BM,到2017年近乎清仓BM。这几年里,BM几乎没什么明显的涨幅,严重跑输巴菲特习惯用来对比的标普指数。但即使是这样,我们都知道,巴菲特在卖出BM之后,转身就又重仓买了另一只科技股——苹果。真不知道他的忘年交好友比尔·盖茨会怎么想。同样,在航空股上,巴菲特也“食言”了。早在1989年,巴菲特投资了美国航空的优先股,但美国航空随后就陷入连续亏损,连优先股股息都付不起,一直拖了9年才付清了拖欠巴菲特的股息。巴菲特曾发誓从此不再买航空股,但2016年,巴菲特突然一次性出手四家美国的航空公司股票。
由于还在持有过程中,不好评判,但暂时还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包括更早期,在石油股上,巴菲特也栽过不小的跟头,中国股民特别熟悉的是巴菲特从2003年买入港股的中国石油,然后2007年狂赚了7倍之后离场。随后中国石油在A股上市,于是就有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的段子。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巴菲特在卖出中国石油之后,在2008年几乎最高点的时候加仓美股康菲石油,然后2008年惨烈亏损,基本上是把在中国石油上赚的钱又吐出去了。显然,巴菲特也没有做到完全不碰自己能力圈之外的东西,普通股民就更不用说了。但巴菲特为什么会这么做呢,真的就是他也像一般的股民一样陷入了非理性而控制不了自己?我想应该不是,这就涉及巴菲特身上另一个最值得学习的亮点。
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有信徒问巴菲特,价值投资的精髓是什么?巴菲特的回答是,独立思考和内心的平静。这听起来像鸡汤,但很容易理解,没有什么方法是绝对正确的,投资更是这样,从低调谦逊到张扬膨胀可能就是几个涨停板的事,我们经常碰到之前很亲切叫老师的人过几天可能眼神里就有了藏不住的质疑“你这样也能称老师”,仅仅是因为他的股票涨了你的股票跌了。
我们谁敢说自己没有曾经在连抓三个涨停板的时候心里想“巴菲特一年20%就敢叫股神,那我应该叫什么“。内心的平静既包括心态的平和,也包括不受太多外界的干扰,不要因为你所熟悉的盈利模式有一段时间不赚钱就急于否定和放弃,可能仅仅只是市场风格的一个短期切换,俗话说的,风水轮流转嘛。也只有內心的平静才能做到独立思考。所以我们也似乎理解了为什么巴菲特作为投资界大神却远离金融圈几十年一直固守于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小城市奥马哈。
而学习能力其实和独立思考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孩子一个周末上6个培训班不是学习能力,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足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被虚荣的父母绑架了。经过了独立思考的学习才有足够的学习动力,而能够独立思考的学习才能有强悍的学习能力。我们说过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其实也是经过了很多的变化和修正的,在跟随格雷厄姆学习之前,他其实非常沉迷于技术分析,也经历过很长时间是处在每天自己画股价图表、每天盯着股票行情机里数字跳动的状态,然而在跟随格雷厄姆之后,他开始转变为价值投资。但当时的价值投资思维就是买低价,再到后来跟费雪、芒格等人开始有了更多的交集,又开始把价值投资理念变为买优质的股票而不仅仅是只考虑价格。这些其实都是学习能力的表现,也就是他在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能力圈边界,包括他很多的看似不在自己核心能力圈之内的操作案例,我认为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拓宽能力圈的学习能力的尝试。
坚守能力圈和提升学习能力努力拓展能力圈(也有一种说法叫打破自己的舒适圈),看似是一个矛盾的说法,其实更像一个哲学问题,需要辩证思维。后来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被总结为一句话叫作“在能力圈内行动、在舒适圈外学习”,应该算是比较好的表达了辩证的结果。其实也很容易理解,要赚钱靠能力圈,所以首先要构建自己的能力圈,想赚更多的钱或持续地赚钱要靠不断地拓展能力圈,所以靠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学习巴菲特,真的不是在于搞清楚他选择股票的个原则,或者研究如何每年保持20%收益率然后去追求复利。那都是形式主义的东西,会受到太多外界因素的干扰,这就是为什么永远都有人在质疑,巴菲特如果到A股来能不能赚钱。巴菲特炒股快80年了,中国股市才30年,这种问题的讨论有意义吗?
我们在试图学习巴菲特的同时,其实是在反思,A股市场的巴菲特(不是把巴菲特当作所谓价值投资的代言人,而是作为一个能够长期生存于投资市场的“剩者为王”的人物)什么时候能产生,A股市场一代一代的风流人物大多都只是各领风骚那么几年。A股市场的长期生存之道到底在哪,我们唯信号论后面跟的一句口号就是长期生存,这是我们的美好愿景,也是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