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信用卡】网友提问:
回应南宫豆对将诞生的中银双币卡的诸多忧虑!
1.BOC野心很大,但行动不行。2。分润方案至今未订吧!定了厂商也不会做的。3。困难重重,中行零售业务主机作业系统与信用卡系统加以连接改造量巨大!4。服务差!5。风险控制我看根本不到位!6。评分模型应当定期更换调整,针对卡种调,现在的评分??7。整合谈何容易,准贷的移植谈了快一年来吧!8。客服??积分太弱了!·增值服务不得而知9。如何推广?增加忠诚度?天晓得,先对外公开发卡再说吧。总之,问题多多,四大行中投入最大也最不看好。:(原文如下:"""""""""""""""""""""""""""""""""--对即将诞生的中银双币卡的诸多忧虑!就算是杞人忧天吧!1、中国银行对于信用卡业务究竟有多大的野心,有多大的耐心,有多大的投入?2、银行卡中心与各发卡行的关系和利益如何协调?3、中行的信用卡对于客户是否能够实现业务联动?4、中国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客户服务究竟能够达到什么水平,是否能够提供信用卡的一站式服务?5、对于没有征信制度的条件下,如何协调风险与收益?6、
卡友回复:
都是中行内部的专业人士。
希望更多的中行人,特别是管事的,能了解到大家的忧虑!给我们这些关注中国银行信用卡的卡友更多的信心。
卡友回复:
最新消息是,现在各分行的长城卡系统数据不上收总行了。。。。
删贴!卡友回复:
既然斑竹说我的文不对题,我就删了
[ Last edited by 黒羚羊 on 2004-8-26 at 16:24 ]
卡友回复:
对于观点:我想知道的是中行发行双币卡以后的情形和发展态势,不是请您对以前的情况做总结陈词。
现在要提什么测试意见很难。
1.厦门网络质量不错,即便是招商银行信用卡这类小行卡都刷得顺顺当当的。持卡这么久只有一次刷牡丹国际不错,据说是工行系统原因。
2.中行的网上银行至今未见踪影,怎么测试?问400MM什么时候能好?答曰:不知道!现在只有靠400来查询卡片的情况了。但目前还不能挂借记卡自动还款是事实,不过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工行不也不行嘛。
还是最担心中行的网上银行,虽说有了工、招两家成功典范作为参考借鉴,搞不好也还是会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情况,如建行。
卡友回复:
对于观点:
我再重申一遍,我的标题是“。。。。诸多忧虑”,想知道的是有什么较好的市场成功方法可以借鉴,没想回顾过去长城卡的状况,也没想开长城卡的批判大会,更没有想要什么测试意见。卡都没公开发行呢,测试个头呀 ...
看得很清楚啊,我说的和楼主是两码事,没跟他的帖。:P
卡没公开发行没测试,这句不对吧?那又何必在内部发行呢?何必限量对外邀请发卡呢?ARELIN兄说在广东省行就可以领申请表了。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推出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产品,避免重蹈建、农的覆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本身不就是一个成功?要做到无过,内外部持卡人的意见都很重要吧。
历史遗留问题四大都有,重要的是现在,豆版不必太过敏感。
卡友回复:
同意!我觉得自己是在支持中国银行信用卡呢。
斑竹不比敏感。
我已经把偶的帖子内容给删除呢。
卡友回复:
讨论而已。大家不要把感情因素加进来。
你们看南宫版主憋闷了不是:(
卡友回复:
对于观点:1.BOC野心很大,但行动不行。
2。分润方案至今未订吧!定了厂商也不会做的。
3。困难重重,中行零售业务主机作业系统与信用卡系统加以连接改造量巨大!
4。服务差!
5。风险控制我看根本不到位!
6。评分模型 ...
中行人民币信用卡,上收应该是定下来了。风险控制现在任何一家银行都存在问题。评分卡,应该定期改动。那就使用专家评分卡好了。
卡友回复:
一般来说,申请信用卡的手续越简单,那么所提供的服务可扩充性也比较低了。只有针对一些信用卡消费量大的客户,进行初层次的营销。通过数据挖掘联合CRM,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