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华大基因(300676)华大基因CEO尹烨演讲:让世界感受深圳的科技温度(视频+文字实录)
看了这个视频,我知道接下来是买进时候了
网友回复
康美仁生:
华大基因汪建:基因狂人还是营销大师?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再次成为媒体焦点。5月28日,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出席论坛时称,他们公司要求员工要活到100岁,针对这项要求,汪建规定了“三大纪律”,即员工中不允许有出生缺陷、不允许肿瘤晚于医院发现、不允许放支架(心脏搭桥)。此前,他还因反对打宫颈癌疫苗受到不少医学从业者质疑。 在华大基因内部,员工们喜欢叫64岁的董事长汪建为“汪老师”。汪老师提出的目标是活到120岁,在和许知远对话的视频节目中,他坦言已经早早地给自己做好了墓碑,上面写着“1954-2074 精彩人生”。汪建从不掩饰自己对“永生”的渴望,对他来说活到120岁只是小目标,他多次表示,基因技术最终能够让人类实现永生。华大基因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内部说法是要活到120岁。汪老师在公开场合要求员工活到100岁,“算是说的比较克制了。” 外界对汪建的评价趋向两级:有人信奉汪建的永生梦想,也有人认为汪建是一位不断创造热点的营销大师。 封电梯的科技公司有位基因狂人 在位于深圳市盐田区北山道的华大基因总部办公楼,电梯门口被拉上了红色的“警戒线”,电梯上写着大大的“健康”:拾级而上,身体更棒。在每一层楼梯都贴有卡路里提示线,告诉你爬一层楼消耗了多少卡路里,楼梯间也到处贴着“迈开腿,欣赏美”的标语。 封电梯仅仅是各种奇怪规定的其中一项,汪建给华大基因员工立下的规定还有:公司大堂电梯口设有电子体重秤,胖子要接受罚款,戒烟的人会得到奖励。 对于华大基因不让员工坐电梯,一位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其实习惯了就好,华大基因的楼层都不是特别高,多运动运动挺好。” 5月28日,汪建参加一个论坛时表示,“(我们)公司员工不允许有出生缺陷,如果有出生缺陷,就是我们(企业)7000人所有人的耻辱。说明我们在忽悠社会,盯着别人的钱包,而不是真正从科学出发。我们1400多个孩子出生,没有一个有已知的重症出生缺陷。” 在华大基因内部人看来,带有科学家底色的汪建,性格豪放耿直、擅长用极具感染力和想象力的语言,消解基因科学的神秘性以及勾勒出行业的远大前景。他多次表示,基因技术最终能够让人类实现永生。 “未来5-10年,我们可以化学合成任何生命。”在2017年底举行的深商大会上,汪建表示,未来人造生命的进展可能比人工智能还快,并不是开玩笑。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汪建所说的事,理论来说,技术都没有问题,但是总爱夸大事实。 一位曾经在华大基因工作四年的“前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听汪老师讲话是很振奋人心的,包括其他高管,都具有博闻广猎的特质,但有时觉得作为领头人,如果要做科普,还是集中到基因上,并重视科学性,关于基因的有些言论,听着听着就开始玄了,分不清是民科还是大科学家。” “比起肉体痛苦,精神痛苦不值一提” 汪建1954年生于湖南。他14岁下乡插队,上世纪90年代去美国留学,学西医,习中医。当过研究员,做过院长,半生做科研,半生投身产业。 不管汪建走到哪个阶段,青年生活带来的贫困阴影似乎一直没有离开过他,并成为他奋斗的原动力之一。成年后他在医学路上的经历则带给他一个坚定的方法论:任何问题都可以用科学解决。 汪建1999年为创建华大基因,追寻着“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梦想。倡导“我的基因我知道,我的健康我做主”。 在2017年11月,汪建在《十三邀》对话许知远时,他说,地球上所有的困境都可以用技术解决。人们无法控制认知,只是因为缺乏测量认知的工具,但这一天总会到来。他经历过饥荒年代,在他眼中,比起肉体痛苦,精神痛苦不值一提。他说,活着,健康幸福地活着,才是硬道理。 汪建在采访中说,世界一定是为活得长的人准备的,只有活得够长才能看得到结论。 华大基因一位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生物领域是目前最大的瓶颈是提高人们对基因技术的接受度,作为行业领袖之一,是要为此努力的,行业内每个人都需要努力的,总要有人站出来描述一个领域的蓝图。而汪老师之于行业和华大基因,就是这样一个绘制蓝图的人。 但是,也有人认为,太过理想主义的汪建,可能既是华大基因的灵魂,也可能是华大基因最大的风险。
华大基因汪建:基因狂人还是营销大师?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再次成为媒体焦点。5月28日,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出席论坛时称,他们公司要求员工要活到100岁,针对这项要求,汪建规定了“三大纪律”,即员工中不允许有出生缺陷、不允许肿瘤晚于医院发现、不允许放支架(心脏搭桥)。此前,他还因反对打宫颈癌疫苗受到不少医学从业者质疑。康美仁生:
下个礼拜卖出其他股票,加仓你华大
康美仁生:
华大基因汪建:别人都在做金山银山,而我要做寿比南山
股友prkUcN:
炒股别当韭菜
股友prkUcN:
炒股别当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