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视CEO印奇:AI企业进入死亡之谷,穿越周期18-24个月

2020年7月31日  9:53:47 来源:168炒股学习网  阅读:104人次
股友经社
发表于 财富号评论(cfhpl)
旷视CEO印奇:AI企业进入死亡之谷,穿越周期18-24个月

文| AI财经社 唐煜

编| 赵艳秋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
违者必究。

所有AI企业进入“死亡之谷”

“所有AI企业都已经进入‘死亡之谷’,穿越的周期我个人认为可能会在18-24个月。
“旷视科技创始人&CEO印奇在7月29日的交流会上说道。

过去两年,行业对AI的预期波动很大,时爱时恨,AI公司们先后经历了资本市场以及社会舆论的捧杀和棒杀。
疯狂的融资和估值竞赛后,AI公司因为盈利能力无法撑起高估值受到广泛质疑。
沙利文公司发布的评估报告指出,2019 年中国在 AI 领域的投资额与投资笔数大幅下跌。
随着2020年明星AI芯片公司Wave Computing破产,有投资人甚至说已经不再看AI的项目。

旷视科技早期投资人、启明创投合伙人邝子打趣说,早年AI刚出来,只要带着“AI”两个字,他们给个高估值就傻傻地投了。
现在AI公司多了,过去认的价值很多公司都能做到,比如很多小区都有人脸识别,“现在AI公司还值那么多钱吗?”

企业创始人的心态也在这种市场情绪的波动中发生了变化,他们减少PR,抓落地、抓变现,也更加务实。

大家很期望知道经过起伏后,AI独角兽企业的创业者们到底怎么看落地和变现,看价值和估值匹配这些事。

印奇在昨天的会议上开门见山,他总结了AI产业落地的方法论,分为三个阶段,而不是之前一些文章中谈及的0-1和1-N两阶段。
他认为第一步是0-0.1阶段,在此阶段,公司要验证技术的可行性和产品价值,这是最难的一步。
比如当时用人脸识别完成金融支付,技术和场景都不太成熟。
之后在0.1-1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行业用户愿意买单,这才有了商业落地,公司开始打磨MVP(最小的可用产品)。
再之后是1-N阶段,公司开始用软硬件一体的方式实现AI的规模化复制。

印奇还谈及AI落地需要的组织架构。
他说,这对他来说是最难的一点,今年自己也将重点花时间去做这件事。
他认为,每一个小的产品落地过程中都需要一个4 in 1的组织架构,一个AI和行业背景理解各占一半的CEO,负责产品定义和资源配置;一个同样背景的CTO,负责软件开发和硬件开发;一个有很强AI背景的首席AI官,能够在算法上做出突破;最后是一个营销专家,能帮助把产品推向市场,同时也愿意学习AI。

但实战往往比方法论更骨感。
在行业中,AI公司遇到的友商并不是另一家AI公司,往往是这个行业里的传统玩家。
比如在安防领域,海康、大华在客户关系、市场渠道和供应链已沉淀多年。
一位行业人士对AI财经社称,这些传统公司对场景的理解相比AI公司更为透彻。
而且这些有实力的传统企业又多是上市公司,资金充裕,正在通过和AI公司合作或者自研的方式,慢慢补齐算法这一环,对于AI公司来说是非常强劲的敌人。

而商汤科技创始人徐立也曾对AI财经社说,即使在手机领域,他们面临的竞争对手也是传统老玩家。

可以预见的是,这些AI落地的方法论,仍然要在实操中进一步进化和完善。

AI公司最终要活成“小华为”?

在落地和变现的动力下,AI公司的风格出现了变化,业务和商业模式也出现分化。

比如,商汤科技在过去强调公司的目标是AI要赋能百业,但这所需的资源非常庞大。
从今年商汤的业务重点来看,除了智能城市、自动驾驶等主要业务外,商汤重点拓展的新业务包括教育和医疗。
虽然没有否认赋能百业,但商汤的打法正在聚焦。

另一家AI公司依图科技,除了智慧城市业务外,把业务重点放在了医疗和AI芯片上。
旷视则重点在手机、智慧城市和供应链三个领域。
印奇称,不会拓展新领域。

早期这些AI独角兽们都是以算法为核心壁垒,但现实是单靠算法授权,挣不了多少钱。
因此,商汤、旷视、依图都脱下算法公司的外套,走上了软硬件一体的道路。
比如去年商汤在这家举办的大会上,一口气发布了十几款智能硬件。
当时商汤科技创始人徐立曾以门禁系统为例回应AI财经社,这是因为市场上找不到和算法完美匹配的硬件,所以要自己做。

到底是因为算法卖不了好价钱所以必须搭上硬件,还是只有软硬件一体才能让产品变得更好?旷视科技CTO唐文斌的回答更为直接:“现在还没到谈商业模式的时间点,软硬件一体更多就是在产品的纬度上。

从实践角度,软件、算法、硬件在一起设计之后,印奇认为确实比每一项单独设计的效果好很多,不是90分和99分的关系,可能是59分和20分的差别。
“算法-系统集成-软件平台-软硬结合,这是真正想在行业落地时必经的一个最小路径。
”印奇说,也许5-10年后,旷视会在AIOT的生态里退一退,但是不会退到算法的纬度,至少软件和元器件还会是公司的核心产品。

他称今年旷视的KPI很简单,只要三个业务打造出好的硬件:手机业务可能是一个软硬化一体的特殊传感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Q1能看到;供应链体系下会有很多有意思的AI机器人家族,能够从端到端解决智能化搬运问题;城市物联网场景下,会推出承载视频结构化的硬件。

“一个AI公司只有算法和软件,很难走到第三步。
”印奇说。
这也验证了为什么目前市场上的AI独角兽公司扮演了既做软件又做硬件、甚至系统集成的角色。
实际上,这也是AI公司褪去光环、走向平凡的一步。
有行业人士认为,AI公司如果走向商业成功,最终也要变成“小海康”、“小华为”,而不是一个“新物种”。
当然,是否会出现新业态,还有待观察。

(来源:AI财经社)

相关文章:
新手入门推荐
168炒股学习网
一家专注为中小股民提供炒股入门知识的网站!
我们相信客户至上,并真诚为您服务!祝您投资愉快!
商务合作微信QQ:765565686,联系人:陈经理
版权所有:168chaogu.com,粤ICP备140986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