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原国土部和环保部的联合调查,2014年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和10.4%。
我国土壤污染治理即土壤修复已经刻不容缓。
2016年5月28日,我国颁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2017年颁布了《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2018年发布《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2018年8月,《土壤污染防治法》出台,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环保监管加强的压力下,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拉开大幕。
图表1:2016-2019年中国土壤修复政策主要内容汇总梳理
资料来源:韦伯咨询整理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明确了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土壤污染状况普查和监测、土壤污染预防、保护、风险管控和修复等方面的基本制度和规则。
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正式施行,意味着我国土壤污染治理迈向了新的高度,将逐步推动土壤污染防治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2020年以来,在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法出台基础上,湖南、上海、四川、江苏、河南在建设用地、农用地名录和政策方面进一步推进细化,建设用地的细化规定以及相关试点、工程要求已经逐步明确,同时监测、综合治理等联合要求不断增加。
其中,江苏、河南等省明确对应批次的建设用地土壤修复名录,工业场地修复的省级需求不断释放;在土壤修复布局相对成熟的上海、湖南等地在具体实施准则、技术要求等一系列维度进一步细化,对此前的“高起点、高质量”进一步印证,专业化和后续评估的持续性都对责任主体和修复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表2:2020年土壤修复主要政策汇总梳理
资料来源:韦伯咨询整理
更多关于土壤修复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点击查看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2020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来源:韦伯产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