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茅台时代,渠道改革是关键词。
而历史上曾有五十多年的时间,产能是关键词。
“茅台酒何不搞它一万吨!当然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这句话的提出是在1958年,但最终目标的实现是在2003年。
2019年,茅台酒年产量达4.99万吨。
如果说1998年开启的茅台营销时代推动了贵州茅台走向两万亿市值,那么扩张能时代则为两万亿茅台打下了基础。
01
艰难徘徊期
茅台建厂后,直到1978年前,是较为动荡的年代。
茅台酒的产量,也在不断徘徊,经历了“N”形的走势,好不容易提上去,稀里哗啦降下来,再慢慢提上去。
最初合并三家酒厂时,三家酒厂共职工49人,厂房近4000平方米,窖41个,甑子5个,石磨11盘,产量仅五六十吨。
通过政府招工、拨款、扩大领导班子、投资增产,由1953年的72吨增至1958年的627吨。
这期间有两件事推动了茅台酒的发展:
第一件是1955年万隆会议,茅台酒被用来招待贵宾,掀起了第一股茅台热;
第二件事,是1958年初,《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正式公布,要求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要着重抓工业,争取5至7年或10年,要使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
就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茅台万吨产能的目标由伟大领袖提出。
后面的两年里,茅台酒厂继续获得投资,修建了现在的二车间、三车间,产能发展到了912吨。
912吨,是漫长二十多年里的峰值,因为接下来动荡开始了。
1964年,季克良到茅台的时候,可能是茅台酒厂历史上的最低谷,计划生产200吨、实际产量220吨,亏损高达84万元,人员只有300多人,还在动员外调。
直到1972年后,茅台酒的局面再次被改变:
1972年尼克松访华,第二次茅台酒热来临,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茅台酒产量由1970年的232吨增至1975年的700吨。
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再次提到了万吨规划,接下来提出的茅台酒厂扩建方案要求1984年茅台酒产量达到10000吨。
对于这个计划,按季克良的话来说,又兴奋又震惊。
毕竟在茅台酒产量700吨,艰难地一年增长50吨的时候,提出万吨产能的时间表。
02
沉淀技术期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是茅台酒的转折发展期,也是茅台酒厂不断沉淀技术的时期。
1978年到1991年,茅台酒产量突破了第二个一千吨。
1978年实际产量达到1068吨, 而茅台酒厂在1975年就提出的当年实现产能1200吨的目标,还要到1984年才实现——恰好是原定产能达到10000吨的年份。
这一时期,有了在遵义北郊十字铺一带的 “茅台酒异地生产试验基地”,这个地方,地理环境跟茅台镇极为相似,且有茅台原班技术人马照搬茅台正宗酿酒工艺,带来原厂的原料、辅料、生产设备,甚至连房梁上的灰尘都带上了。
这个酒,就是后来的珍酒,此后也为季克良提出“离开茅台镇,就不能生产茅台酒”提供了依据。
1984年,完成1200吨产能后,就扩展有了两方面思路:一种思路是收编小酒厂,但由于太分散,管理难度大,职责不易明确,再加上体制问題;另一种思路是走内部扩大生产规模的路。
最后走的是内部扩大生产规模的道路。
这里面有科技的进步,比如,最早酿造水要工人自己去挑水,后来用抽水机打水;一开始用柴发火,用煤烧火烤酒,后来改用蒸汽烤酒;采用新的砌窖方法,弃用原来的泥巴镶缝的方法,解决了二次发酵烧糟的现象等。
1989年,征求了技术骨干的意见后,季克良归纳整理了20条原因,采取了50多条措施,彻底解决了二次酒掉排的问题,让酒厂每年在质量稳定的情况下可增加7%的产量。
这些,都为后来茅台酒产能快速发展打下了根基。
03
高速发展期
第一个1000吨花了二十七年的时间,第二个1000吨花了13年的时间,第三个1000吨花了三年,再到2000年开始,一年即可实现。
显而易见的,茅台酒产能加速拓展了。
1991年,季克良再次上任厂长,前一年茅台酒产量为1880吨。
在时代的接轨期,积极性被无限放大。
当时有人喊出 “百里酒城”,还有人喊出 “三万吨工程”。
而季克良定下了发展2000吨的稳健目标,却招来了非议:有人要求换掉他。
有了前面打下的根基,才有后面的高速发展。
1994年,茅台酒产量突破3000吨,1996年突破4000吨,1998年突破5000吨……直到2004年,突破10000吨。
万吨规划从提出到实现,历时45年,经历了几代茅台人的努力和技术的进步,也少不了国家大力的支持:
从解放初到1999年,国家投资茅台酒厂5663万元,改善茅台酒厂的生产能力和基础设施,1991年,还财政拨款1亿元用于新的两千吨改造工程,此外还有财政返回政策。
时间的长河,塑造了今天的茅台,这也许就是茅台镇没有第二个茅台的原因。
(来源:茅粉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