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于斌
出品 于见
近日,于斌注意到,曾经炙手可热的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又起波澜,中国穿戴设备市场老大易位。
据oFweek可穿戴设备网消息,最近华为发布上半年业绩,其高管接受媒体采访的透露,目前华已为是第一大穿戴设备企业。
并称华为首次夺下中国穿戴设备市场第一名,这也意味着它,华为在穿戴设备市场,已经击败了小米。
实际上,智能穿戴设备的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大科技巨头的涉足,让这个被众多资本看好的市场既充满了活力,竞争也几尽残酷。
而且,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可穿戴设备行业的格局,也逐步呈现出明显的头部效应。
可穿戴设备企业数量激增,行业增势凶猛
截至8月18日,以工商登记为准,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今年共新增超过2,800家可穿戴设备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
其中,4月是今年新增此类企业数量最多的月份,达到663家,较3月环比增长97.3%。
这也说明,可穿戴设备市场,在疫情之后复苏迹象明显,玩家数量激增。
而从现有企业分析来看,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可穿戴设备类的企业超过1.4万家。
其数量之大,从这个数据可以窥见一斑。
从行业分布来分析,部分企业以批发与零售业为主,占比达到48.41%,其次就是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的企业居多。
而归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数量最少。
据IDC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出货量排名第一、第二的分别就是小米和华为,两者同比增幅高达34.3%和214%,且共计已占据国内40%以上的市场份额。
而全球一季度内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累计4960万台,其中苹果出货量为1280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25.8%;小米、华为紧随其后,市占率分别为13.3%及10%。
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1762万台,同比下降11.3%。
由此不难看出,小米、华为在国内时常处于头部位置,但是世界范围内,与苹果、三星等国际巨头仍有差距。
研究人员表示,可穿戴设备市场每年约9%的涨幅意味着,该市场的出货量到2023年底将扩大至2.79亿台。
由此可见,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增势凶猛。
这也许就是众多企业趋之若鹜、纷纷入局的主要原因。
可穿戴设备给物联网产业链带来的新机会
可穿戴设备作为物联网落地应用的产品形态之一,率先进入了商业化阶段,也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动力。
与此同时,也带动整个物联网产业链的商业化延伸。
首先,从穿戴设备品类分布来看,可穿戴设备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手表、手环、耳机产品平分秋色,一共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
于斌注意到,专注于儿童智能手表的挪威可穿戴公司Xplora Technologies向FCC提交了一份智能手表申请,并把特斯拉列为了参与者之一。
而深究过去五年可穿戴设备行业的飞速增长,几类关键产品类型的推动功不可没。
很难相信特斯拉会涉足儿童智能手表,但可能是特斯拉已经收购了Xplora,并顺势切入智能手表平台。
又一科技巨头的入局,让人们对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市场,又多了几分期待。
其次,可穿戴产品形态还包括智能眼镜、智能耳机、意念控制、健康穿戴、体感控制、物品追踪等相关产品。
其中,医疗卫生、信息娱乐、运动健康是目前资本市场看好的热点行业。
可穿戴设备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例如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GM)、助听器、耳机和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和MR(介导现实)等,均在医疗设备体系中的有所应用。
再次,在目前常见的可穿戴设备覆盖的场景以外,新型的可穿戴设备也不断衍生出来。
包括新型的电子皮肤贴片,基于电子纺织品的智能服装,以及鞋类、戒指、头巾等其他新形式设备。
这些丰富多样的穿戴设备产品,对其相应产业链的激活,起着创新与加分作用,随之也会带来这类产品的升级迭代。
毫无疑问,这也是该行业出现爆发式增长的根本动力。
除此以外,在产品功能的实现上,可穿戴设备依附的硬件、软件技术,也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
包括实现互联技术的NFC、Wifi、蓝牙、无线等,实现人机互动的语音、体感等接口、以及传感骨传感、人脸识别、地理定位、各类传感器等。
而随着各类产品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由此也带来与之相关的供应链行业的大爆发。
可穿戴设备行业发展大趋势:技术为王,变现为本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可穿戴设备行业也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而且整个行业的发展,依然是技术为王,围绕商业化变现向前推进。
在需求方面,一定时期内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以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第一的苹果公司为例,以Apple Watch为代表的智能手表市场越来越火热,业内人士预计,智能手表在整个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份额将从2019年的44%,增长到2023年的47%。
而根据IDC的数据,到2023年,Apple Watch将在所有智能手表中占据28%的份额。
与之功能相近的智能手环,市场增长势头也不容小觑。
国内出货量第一、第二的华为、小米就是通过智能手环撬开了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并较长时间内保持着高速增长。
而在国内,华为与小米角逐老大地位,你追我赶的过程,就是两家企业推出智能手环产品,并在升级迭代过程中的技术、营销、服务大比拼。
在产品定位方向上,可穿戴设备走向垂直化、专业化依然是大趋势。
以智能手环为例,华为荣耀就聚焦运动方向,相继推出专注跑步运动的荣耀手环4 Running、篮球版荣耀手环5。
实际上,产品使用场景的垂直细分,也是科技企业入局的切入口。
因此,华为、小米等国内品牌在进军海外时,为了避免与劲敌苹果、三星等正面作战,均采用迂回策略,通过垂直定位找寻突破口。
作为企业布局物联网的发展方向,多数可穿戴设备厂商,会在可穿戴设备产品上增加一些特色功能,从而实现其产品应用场景的拓展,商业模式的拓宽。
例如,小米给智能手环加入NFC、小爱语音助手功能,让智能手环用友更多功能,用户粘性更强。
而华为将手环与蓝牙耳机二合一,并尝试结合移动支付推出过相应产品。
但从手环产品自身来看,无论品牌定位间存在多大的差异,运动监测方面的功能都是相对基础,也极为一致的。
这也是为什么智能手环在国内的竞争相对较大、而且市场增长也足够强劲的根本动力。
另外,玩家数量会持续增加,但是头部效应也将长期存在。
近年来,受国内手机市场日趋饱和,需求逐渐下滑,传统的手机制造厂商也纷纷入局,布局智能穿戴设备的研发与生产。
除了华为、小米外,OPPO及vivo等为代表的手机厂商正加速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布局,企图分得市场一杯羹。
虽然目前华为、小米已经占据头部优势,但是因为这个行业并无过高的行业壁垒,且因为与智能手机的强相关性,与其过往的销售渠道、品牌影响力有很大关系。
因此,作为在渠道下沉上有较大优势的OPPO、vivo等,一旦有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产品推出,短期逆袭也不无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市场空间逐渐变小的大环境下,国内可穿戴设备出海谋发展,或将困难重重,长期承压。
原因在于,国际市场上,苹果、三星等强势对手早已占领了市场高地。
公开数据显示,在北美市场中引领销量增长的还是来自苹果、三星的智能手表产品,其出货量分别为220万台和40万台,销量增长同比可达32%和121%。
远超国内品牌。
从智能穿戴设备的功能及定价来分析,国内产品质量、功能等的同质化,让其价格低、体验差成为国内消费者的普遍问题。
而对于更重视产品功能与体验的欧美用户来说,却毫无优势可言,因此低价策略,在国外并不奏效。
对于习惯购买苹果、三星的欧美用户来说,功能炫酷、定位高端的产品才是其中意之选。
反观国内的可穿戴设备,多数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是尝鲜,追求潮流赶时髦。
但是国外市场相对成熟,消费者对智能穿戴设备的期待更高,而不只是停留在最基本的计步、心跳监测、卡路里消耗等。
因此,国内产品要进一步走出国门,受更多海外用户的欢迎,或许要给出除价格外的更多吸引力。
可穿戴设备行业面临的问题:产品同质化,商业化瓶颈
虽然物联网的概念炒作很多年,可穿戴设备也随之将其概念落地到了应用层面,但是受限于产品功能、体验创新等不足,商业化模式过于单一等问题,整个行业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难题。
首先,如上文所述,在产品功能上,国内号称智能穿戴设备的产品功能过于单一,且不同商家推出的产品外形、功能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也因为如此,其遭到消费者广泛诟病。
例如,市面最常见的智能手环,普遍定价低于200元,低成本研发的产品,功能也较为简单,基本都停留在运动计步、睡眠监测、久坐提醒、卡路里燃烧指数监测等方面,顶多外加一个移动支付功能、代替交通卡等。
如此一来,消费者看到的所谓可穿戴设备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因此也没有了购买动力。
而对于那些已经尝鲜的消费者来说,更是吐槽不已,复购或者转介绍几乎没有可能。
其次,资本投资热度下降,研发层面缺少驱动力。
根据投中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2018年中国可穿戴设备投融资笔数有所下降,投资金额较为波动。
相对于顶峰时期的2016年,也呈现出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
而因为没有了资本的助力,企业就需要花费巨额的成本去研发新产品,因此也缺少了相应的驱动力。
由此,智能穿戴设备似乎进入了一个无法推陈出新的恶性循环之中,长期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只能不断进攻增量市场的过程。
再次,作为近年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之一,智能可穿戴设备理应成为一个流量入口,有更大的商业化机会与可能。
但是目前整个行业依然处于靠卖硬件赚钱的局面。
对于这个庞大的市场来说,仅靠低价的、没有太大技术含量的硬件产品,就将其概念上升至物联网,未免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离这个行业的大范围产业化、商业化还很遥远。
但是并非没有希望。
以可穿戴设备应用最为普遍、离商业化最近的医疗、运动健康行业来说。
目前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将软件、硬件进行结合,打通用户端的数据,从而尝试更多变现方式。
在最基本的硬件销售上,可穿戴设备不仅可以销售给个人消费者终端,也可以通过销售给职业运动队,进行批量化的销售。
而且,由于职业化体育运动的应用场景更多,这些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可以增加更多新功能,例如,职业运动队采购可穿戴式设备,可以用于在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采集运动员的运动数据和体征数据,同时还可以提供数据采集的环境和数据分析服务。
并延伸至数据存储、处理的云服务,从而带来更多商业化可能。
而在医疗大健康领域,可穿戴设备可能会有更大的商业化空间可供挖掘。
一方面,医疗健康类的用户需求,相对普罗大众更为刚性。
另一方面,是通过可穿戴设备收集到的数据服务,让可穿戴设备的普及,更加有商业价值。
智能穿戴设备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同样可以从2B进行突破。
于斌注意到,一些大型的公立三甲医院,就出现了智能可穿戴设备,将患者与医院的系统进行了全面打通,并对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监测、处理,并用于辅助进行临床诊断,提升患者就医效率,并减少患者的车马劳顿。
其应用场景也可以延伸至一些医保定点医院、体检中心。
而其脱敏数据,也可以与商业保险公司、制药企业、体检中心合作,带来更多商业化空间。
一旦通过可穿戴设备的硬件打通了用户端,就可以将其变为更加轻量级的用户入口,并与开发手机APP、小程序,与智能手表、智能音箱厂商合作等等。
如此,可穿戴设备就不只是一个设备,更多的是像智能手机一样,链接万物的高效率工具。
只是,这需要强大的智能硬件技术作为支撑,将其技术与产品与医院的实际落地应用场景相结合,同时达到医院合作认可的资质要求。
无论从数据安全性、准确性方面都需要提供有力保障。
而对于2C模式的企业来说,其可能性在于,可以通过复制医疗机构、体检中心等进行用户健康服务、例如医院线上问诊、体检中心检后报告查询、挂号预约等。
其模式的特点是可以通过免费、低价等方式引流,并向电商、健康管理平台等方向转型。
只是,这种模式,通常适合一些没有太多医疗从业资质的企业,走的是非专业化路线。
因此,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医疗风险。
这也间接说明,可穿戴设备除了已经日渐成熟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硬件产品销售,商业模式已确认可行外,其他商业模式尚待探索。
而且,可以预见这个过程,将是艰难而漫长的。
结语
可以断言,物联网的未来,绝不只是单靠销售智能硬件。
而物联网的价值,也应该在于与互联网一样,带来的链接万物的各种可能性。
但是目前看来,将物联网的应用再拔高一个高度,去真正挖掘万户互联的价值,还存在诸多难点。
而其难点不仅在于其遇到的技术瓶颈,更在于其面临的商业化障碍。
只是,有价值的商业模式,理论上也是可以商业化的。
只是,让这道天堑变通途,尚需时日。
而在于斌看来,物联网真正走向全民应用,实现其价值落地,突破点或许在于:挖掘更多更有价值的长尾需求场景、开发更加有针对性的、多样化功能的高科技产品。
与此同时,只有整个行业合力,将高科技的产品作为纽带,打通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数据等,从而服务人们去追求便利、高品质的生活。
如此,或许才能将物联网与可穿戴设备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从这方面分析,以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物联网行业,依然有着无限可能。
(来源:股友7FAD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