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第三批国家集采在上海开标,此次集采共涉及56个品种,82个品规,近200家符合申报企业,采购规模高达数百亿,远超前两批集采。
此次集采的中标结果将给中国的医药市场带来重大影响。
本次集采与前两轮最主要的区别是2020年6月发布的“医保基金结余留用”政策。
该政策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带量采购降价后的药品费用与医保支付的预算基金差额,将作为奖励返还一部分给公立医疗机构。
这不仅会影响医院报量,还将大大刺激医疗机构优先使用中选品种,更意味着医院使用非中选品种的积极性将大大降低,留给非中选企业的机会不多了。
除此之外,本轮集采涉及品种数远超过前两轮,入围企业最多可达到8家,而第二轮集采最多为6家。
基于医药魔方数据库以及公开信息,本文对此次集采的特点和影响作出分析。
结果概览
本次集采价格降幅创历史新高。
从品种数来看,4+7中标25个品种,第二轮中标32个品种,而第三轮则中标55个品种,品种数接近前两轮之和。
同时价格降幅也超过前两轮,平均降幅达70%,中位数更高达76%(价格降幅=(2019年品规最低中标价-集采中标价)/ 2019年品规最低中标价)。
中标的品
种中,25个品规价格降幅超过90%,其中以齐鲁制药的奥氮平口崩片降幅最高,达到96.8%,单价仅0.45元/片。
在此,我们列举了价格降幅较高的6个品规。
随着各个品种的大幅度降价,本轮预计将节省275亿元医保基金。
结合前两轮集采,预计共节约医保基金约580亿元。
其中,全身用抗生素、抗肿瘤药等10个领域均节约超过10亿元医保基金。
随着三轮集采的开标,各个疾病领域纳入集采的药品数量进一步增加,各领域的销售额逐渐被集采蚕食。
其中降脂药已纳入集采品种的销售额占比最高,达85%。
其他领域目前集采品种销售额占比较低,预计未来这些领域将有更多品种纳入集采。
从中标品种数量来说,齐鲁和石药集团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均有8个产品中标,扬子江有7个产品中标居第2。
机遇
非集采品种生产厂家争夺“剩余量”的机会
我们统计了百张以上床位医院的销售情况,并分析此次集采报量与销售量的关系。
我们发现阿扎胞苷注射液的报量与MAT20Q1(2019年4月-2020年3月)的销售量相同,18个品种的报量低于MAT20Q1的销售量。
在报量偏少的情况下,医院很可能选择与中选产品相似功能的非集采品种,因此对于生产与这18个品种功能相似的未纳入集采的产品的厂家来说,意味着很大的市场机会。
受今年6月公布的“医保基金结余留用”政策影响,相比4+7和第二轮集采中大量品种报量低于该品种上一年的销售量,此次集采仅6个品种的报量远低于MAT20Q1的销售量,对于这6个品种功能相似的但未纳入集采的产品的厂家来说,或许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中标厂家享尽“集采红利”的机会
与此同时,36个品种的报量超过MAT20Q1的销售量,存在报量过多的问题。
抛开统计数据无法完全覆盖整个医疗机构终端的因素外,报量过多的原因主要包括4个方面:
首先是医院考虑到了医保结余,报量偏多可使约定采购量大致和年销售量相等,对医院来说,这样可以完成约定采购量,获得医保结余资金;
其次是医院考虑到了这些品种集采后的需求释放和需求迁移的因素,即药价大幅度降低后,之前无法负担高药价而选择不用药的患者的用药需求将被激发;
第三是之前用与集采品种作用相似的药的患者可能改用更便宜的集采中标的药品;
此外,还有之前在零售端销售的药品在纳入集采后可能转医院销售,比如西地那非。
对于这些品种来说,中标企业将获得大量的市场,享尽集采政策的红利。
向赢家学习“报价策略”的机会
尽管齐鲁和和石药是中标数量最多的企业。
但齐鲁的多个品种价格位于同种药品最低,在单品种销售额上反而不如报价较高的其他企业。
有的企业报价策略则更加“高明”,比如扬子江,在其中选的品规中,扬子江的报价几乎都是最高的,所以虽然其中选品种市场相对较小,但采购金额却名列前茅。
综合各企业的所有中标品种,恒瑞的采购金额最高,超过2亿元,浙江海正1.55亿元居第二。
恒瑞此次中标的4个品种为非布司他、卡培他滨、来曲唑和盐酸坦索罗辛,均为市场规模较大的品种,尤其是卡培他滨和来曲唑两个抗肿瘤药是此次集采市场规模的TOP5品种,再加上抗肿瘤药价格较高且竞争相对不激烈,这都使恒瑞成为此次集采金额的赢家。
因此对企业来说,如何恰当的报价,既能中标又能使采购金额较高,这是每个企业都要仔细考量的。
挑战
落标原研药企的挑战
此次集采报价,原研药企价格降幅普遍不高,甚至有的企业报价高于最高申报价,比如默克的二甲双胍缓释片、诺华的来曲唑片等。
从我们统计到的品规降价情况来看,原研药企价格降幅多集中在20%以下,且最终仅3个原研企业的产品中标。
原研企业入局集采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是通过降价换取销量的增加不一定可以弥补降价的损失,最终销售额可能反而降低。
此外原研药品患者忠诚度高,很多患者点名要求医生处方原研药品。
另外,按照前两轮的执行情况来看,带量采购剩余量几乎均被原研企业占据,并且院外零售渠道和电商也是原研药品的重要市场。
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原研企业入局集采的积极性不高也是可以理解的。
与此相反的是,内资药企价格降幅却集中在60%以上,由此可见内资药企入局集采的决心。
面对内资药企的悬崖式降价,落标原研药企是继续高歌猛进地开发院外市场还是全身而退?
竞争格局巨变后的应对
和前两轮集采相似,第三次集采也将给市场带来很大的影响,未来竞争格局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我们在此列举三类品种,研究其目前的竞争格局,并预测未来的竞争格局。
首先是第三轮集采前,原研厂家市场份额较高甚至独占市场的品种,由于原研企业的落标,这类品种的竞争格局将彻底重构。
比如阿扎胞苷注射液,集采前原研企业新基占据超过90%的市场份额,而集采执行后,预计四川汇宇将占据超过60%的市场份额,正大天晴的市场份额也将大大增加。
相似的情况也将在维格列汀片、塞来昔布胶囊、盐酸达泊西汀片、依托考昔片等品种中出现。
对于目前市场上玩家较多、市场分散的品种,预计集采执行后玩家减少,市场将更加集中。
比如阿莫西林颗粒,目前在售厂家有22家,此次集采中标厂家为2家,预计未来大量未中标企业将面临被市场淘汰,市场集中度将大大提高。
相似的情况也将在盐酸二甲双胍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等品种中出现。
有的企业在此次集采前无中标药品销售,赶在集采前完成了一致性评价并在集采中中标,这类品种未来的竞争格局将被重构。
比如奥氮平口崩片在集采前仅齐鲁和礼来两家药企在售,集采中标的广东东阳光、龙海、华海均在今年6月份通过了一致性评价,未来该品种的市场将由4家中标药企共同瓜分,相似的情况也将在盐酸舍曲林片等品种中出现。
总的来说,带量采购逐渐趋于常态化,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应采尽采”的指导原则,未来将有更多品种纳入集采,这将对医药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政策之下,企业如何制定市场策略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
尤其是未中标企业及中标企业在未中选地区的市场推广策略更成为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
(来源:医药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