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端市场布局落后,线上电商渠道乏力,燕京啤酒似乎总是慢一拍。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吕明侠
在啤酒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近日,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000729.SZ,以下简称:燕京啤酒)公布了最新的经营成果。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实现营业收入约为55.65亿元,与去年同期64.62亿元,降幅在1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69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5.12亿元,降幅在47.5%以上。
《每日财报》注意到,在上半年新冠疫情影响下,行业多数企业处于营收下滑、净利增长状态,但燕京啤酒表现出的却是营收净利双跌,且净利润几乎腰斩。
素有华北啤酒“霸主”之称的燕京啤酒,已有40年历史,如今为何行至于此呢?
业绩增速早已掉队,资本市场遭冷落
燕京啤酒成立于1980年,其主营啤酒、露酒、矿泉水、啤酒原料、饲料、酵母、塑料箱的制造和销售。
由于坐镇北京并辐射华北乃至全国,素有华北地区啤酒“霸主”之称。
作为地方国资控股的燕京啤酒,有燕京主品牌外加惠泉、漓泉、雪鹿三个区域子品牌,高端品牌包括原浆白啤和纯生等。
公司于1997年登陆A股市场,2010年公司啤酒生产销售量位于世界啤酒行业前八名。
《每日财报》注意到,燕京啤酒虽辉煌一时,但在行业洗牌之时,却败下阵来。
数据显示,燕京啤酒的业绩顶峰出现在2013年,当年营业收入达到历史最高的137亿元,净利润也处在较高水平的5.22亿元。
之后几年,燕京啤酒营业收入便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至今也未回归。
事实上,2013年也是中国啤酒行业的转折年。
2013年,中国啤酒产量经过攀升,达到历年之最。
之后啤酒市场产销增速放缓,开始进入20年来的首次下滑。
数据显示,2017年-2020年上半年,燕京啤酒营收增长率分别为-3.26%、1.32%、1.1%、-13.88%,低于同期青岛啤酒的0.65%、1.13%、5.3%、-5.27%和华润啤酒的3.66%、7.37%、x2%、-7.5%。
2017年-2020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8.3%、11.47%、27.76%、-47.46%,同样低于同期青岛啤酒的21.04%、12.6%、30.23%、13.77%和华润啤酒的86.8%、-16.85%、34.29%、11.12%。
同时《每日财报》注意到,燕京啤酒的存货周转率在行业中几乎“垫底”。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燕京啤酒的存货周转率为0.82次,在七家国产啤酒上市公司中排名第六,仅次于兰州黄河,而青岛啤酒的存货周转率为3.32次。
燕京啤酒业绩的不理想,也从股价表现上有所反映。
数据显示,燕京啤酒在2015年达到了13.1元/股的高峰,此后持续萎靡。
截至今年9月11日收盘,燕京啤酒涨幅为10.46%,低于啤酒指数涨幅的25.92%,而青岛啤酒涨幅达52.17%。
如今,市值仅202.4亿元的燕京啤酒,同市值为1599.4亿港元的华润啤酒以及市值1047.3亿元的青岛啤酒早已不在一个量级上。
中高端市场布局落后,线上电商渠道乏力
目前,低端啤酒市场已触及天花板,而中高端啤酒市场则表现出了凶猛的增长态势。
从2011到2016年之间,中高端啤酒的市场份额从38.4%提高到了57.4%,2017年,高端啤酒收入占比为32%,首超中端。
从关注市场容量转向市场结构变化,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中高端市场也已成为各大企业的战略制高点。
针对“征战”高端化,部分啤酒企业信心十足。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百威啤酒、青岛啤酒以及华润啤酒占高端啤酒市场份额分别为46%、25%、13%。
三大品牌以外,数以百计的中小品牌则“分食”剩下不足20%的市场份额。
2019年,燕京啤酒也陆续推出燕京U8、燕京7日鲜、燕京八景文创产品等中高端产品,同时推出瓶装定制服务,但市场反响却并不尽如人意。
但随着新冠疫情影响,各行业加速了对电商的重新认知,比如直播带货的兴起,已让金融业、汽车业、乃至地产业加速转型,酒业自在趋势之中。
然而在当前销售整体线上迁移的大趋势下,燕京啤酒并未好好抓住这一机会。
数据显示,以销售额口径计算,2019年燕京啤酒在阿里系线上销售渠道的市占率仅为1.4%,百威和哈尔滨啤酒则高达20.01%,青岛啤酒位居第二占比13.97%,其远不及整体市占率。
截至2020年Q1,燕京啤酒线上销售收入占比不足0.13%,仅有0.0456亿元。
中高端化布局落后,线上电商渠道乏力,或许也是其在今年上半年下滑的重要原因。
与友商相比之下,燕京啤酒似乎总是慢一拍。
巨额投放效果不佳,高端争夺战愈演愈烈
令人玩味的是,相比终端营销的不重视,燕京啤酒在品牌营销上可谓煞费苦心。
燕京啤酒先后通过签约王一博作为品牌代言人、510 “燕京U8”产品发布,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联动的新媒体宣传,并借助一系列体育赛事进行推广。
数据显示,2012年-2020年上半年,燕京啤酒仅广告费用就分别达到3.59亿元、3.99亿元、3.80亿元、3.58亿元、2.82亿元、4.33亿元、4.14亿元、4.45亿元和1.5亿元,累计达到了32.2亿元。
尴尬在于,燕京啤酒的豪放投入,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从业绩表现中可见端倪。
对此,专业人士认为,青啤、雪花、百威等已深耕体育营销很多年了,品牌形象也深入人心,燕京还是慢了一步。
虽然国内疫情已得到控制,但啤酒市场竞争仍在持续。
随着啤酒品牌大部队掀起高端之争,国产啤酒与进口啤酒品牌百威英博、嘉士伯、喜力等之间的较量将持续白热化。
面对行业竞争新格局,燕京啤酒能否扭转颓势,杀出“重围”呢?《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每日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