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启动第一轮制裁后,俄罗斯便积极推动本国对外贸易结算的“去美元化”,这也成为俄罗斯决定与中国扩大经济合作的契机。
俄中贸易结算中人民币占比不断上升。
近年来,俄罗斯从本币结算、购买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和投资储备货币等方面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2014年10月13日,中俄签署了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8150亿卢布的三年期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并于2017年延长了三年。
媒体评论称,此举意在扩大两国的经贸关系以及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2015年,俄中贸易近九成用美元结算。
在此之后,美元地位开始下降。
2016年,美元在结算中约占80%,随后每年降低3至4个百分点。
2019年,美元在俄中贸易结算中占比跌至51%。
2020年,美元份额继续下降。
据俄《消息报》7月29日报道,俄央行和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美元在俄中贸易中的占比为46%,首次跌破50%。
挤掉美元的是欧元和人民币。
欧元在俄中贸易结算中占比超过30%,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
人民币占比超过17%,增长2个百分点。
对两种货币来说,比例均创纪录。
俄银行界普遍预计两国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工业建设银行表示,改用本国货币的趋势将延续下去。
莫斯科信贷银行认为,对包括投资在内的人民币资产兴趣将继续提升。
俄外贸经济银行正在讨论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开发银行更加积极地使用本币结算。
比如,计划通过联合项目等方式扩大本币借贷规模,发行新金融工具,启用新机制等。
此外,俄罗斯批准主权财富基金“国家福利基金”投资人民币和中国国债。
俄专家认为,将人民币纳入国家福利基金外汇结构可以起到稳定作用,有利于增加资金管理的收入。
2015年人民币开始成为俄央行的储备货币。
此后,俄罗斯一直在积累人民币储备。
2019年初,俄央行将美元资产削减1010亿美元,超过其美元资产的一半。
美元占比从43.7%降至23.6%。
人民币在俄外汇储备中所占的份额从5%跃升至15%。
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德米特里波列伏伊表示,人民币在俄外汇储备中占比的增加,反映了俄中两国政经合作日益加强。
俄专家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