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12-0207:58中国经济网官方帐号
深圳光明区聚焦“科研—转化—产业”生态链,为产业发展持续赋能——
筑好深圳实体经济“蓄水池”
深圳光明区是生态型高新技术产业新城,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之一。
近年来,光明区对标国际一流加快推进科学城建设,出台“1+4+N”产业政策,营造有利于科研和科技产业发展的生产生活环境,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提升。
光明区坚持政策引领,不断深化产业扶持力度,以科学促进创新,带动创新能级、产业能级、城市能级大幅跃升。
牵头制定国内第一个负极材料类国家标准、国内率先实现NCA正极材料产业化、全球率先实现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全球率先拥有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全产业链……贝特瑞新材料集团凭借创新技术在6年内打破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的外企垄断,并连续7年成为全球出货量“冠军”。
这是深圳光明区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沃土,推动构建以智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科学产业为主导的区域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
光明区是生态型高新技术产业新城,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之一。
作为深圳实体经济的“蓄水池”,光明区将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立区之本,对标国际一流加快推进科学城建设,出台“1+4+N”产业政策,营造有利于科研和科技产业发展的生产生活环境,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提升。
科技产业快速发展
日前,光明区签署13个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大高科技发展“朋友圈”,增强区域发展后劲和动力。
其中,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光明区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三方签署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合作共建框架协议,构建以科技文献、科技情报、科技交流为核心的国际化、立体化科技信息及服务体系,培育专业的科技信息服务队伍,探索科研机构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深圳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科技信息交流及汇聚中心、科技信息原创中心。
携手高端资源共发展的同时,光明区推进科研大平台建设,加快相关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和储备,做强先进智造、科技创新品牌。
如今,光明科学城加快推进装置建设、平台进驻、人才引进等,聚焦应用基础研究,致力于解决制约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在市场需求的最前沿催生创新成果,在科技创新的第一线迅速运用和转化,通过大规模产业应用正向回馈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富有生命力的良性循环,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光明科学城既是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先行启动区,也是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主要作用就是承接国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努力打造湾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高地。
”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刘胜表示,光明区正以科学促进创新,引领产业聚变,带动创新能级、产业能级、城市能级大幅跃升。
立体化政策体系护航
“推动产业发展需要顶层设计的指引与规划。
”刘胜表示,近年来,光明区坚持政策引领,不断深化产业扶持力度,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加快推动深圳北部新城区和引领辐射周边区域发展的城市新中心建设。
目前,光明区已出台支持“3+1”产业发展系列政策,聚焦“沿途下蛋”,为推动生命科学产业、新材料产业、智能产业、科技服务业发展持续赋能。
“‘沿途下蛋’是光明区对‘科研—转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创新生态链的形象比喻。
‘沿途’指的是持续性的过程,‘下蛋’指科技成果能应用转化、能服务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刘胜解释说,通过支持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鼓励重大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试及产业化。
目前,越来越多的创新载体和优质企业选择在光明区发展,其中22个装置平台和院校落户光明科学城。
企业引进来、项目落下来,后续如何推动更好地发展?刘胜介绍说,光明区提出“创新驱动、精准管用、协同发展”三个聚焦,形成“注册未满五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毕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从提升研发服务质量、打造高效率成果转化体系、强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完善综合服务配套等入手,发挥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作用,形成集聚效应,营造“优势优先、新兴培育、提质增效”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
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和扶持侧重,针对生命科学产业研发成本高、研发周期长、市场推广难的痛点,光明区从创新研发、临床试验、生产制造、技术提升、市场应用等全产业链各环节给予支持,并确保各类人才生产生活配套水平跟得上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的步伐。
产业空间加速释放
产业发展需要空间。
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所需?刘胜说,光明区通过“更新+整备”叠加提速效应,注重土地二次开发前期谋划,释放机构改革和政策红利。
2019年,光明区推进区域空间提质增效,全年整备入库土地超过10平方公里,土地整备成效连续4年居深圳各区前列。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光明区今年上半年依然完成土地入库面积165万平方米,为区域产业发展进一步释放了空间。
有了产业空间,如何确保用在刀刃上,真正为创新发展发挥实效?刘胜表示,光明区特别制定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暂行办法,以保障区域创新发展,初步梳理形成创新型空间约41万平方米。
目前,光明区还在继续整合用地空间,大力推进“腾笼换鸟”,进一步为创新资源集聚夯实空间基础。
除了打造产业发展“硬设施”,光明区还积极营造“软环境”,通过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运行管理、科研项目的经费改革、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利用以及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推动开创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深度融合新局面。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 杨阳腾)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