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A股开市两天,南极电商(002127)连续跌停,各类传言接踵而来。
对此,公司回应,“南极电商经营一切正常,公司正在查找股价暴跌的原因。
”
新年连续上演闪崩
对于南极电商的股东来说,2021年可谓“开门黑”。
1月4日,公司股价跌停。
昨日开盘不到10分钟,南极电商再度跌停。
尾盘仍然近乎跌停报收,报11.09元,下跌9.91%,总市值为272亿元。
事实上,股东的噩梦早在去年10月中旬就开始了。
当时,公司股价为21元,随后持续下跌,目前跌幅近五成。
据了解,南极电商是一家以“南极人”品牌授权为主业的电商服务企业。
公司近年来不断收购其他品牌,已从内衣品牌转型为全品类品牌,目前旗下主要品牌有南极人、卡帝乐鳄鱼、精典泰迪等,授权运营类目涵盖内衣、床上用品、男装、女装、童装及母婴、健康生活等。
“南极电商怎么了,要爆雷了吗?”这几日,类似的疑问充斥股吧、投资平台等。
昨日,记者拨打公司证券部电话,电话一直处于通话中。
不过,公司向其他投资者回应称,“没有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经营一切正常,公司正在查找股价暴跌的原因。
”
财务造假传闻再起?
对于南极电商的崩盘,市场众说纷纭。
引发热议的是,昨日有财经大V透露,“2019年5月,兴业证券在机构间路演,谈体外循环造假的识别,举南极电商为案例分析。
后来重仓的公募找上门,后来这名颇有灵气的研究员被调离研究所去了后台。
”从截图来看,兴业证券举出了南极电商的6大疑点,包括净利率非常高而无明显壁垒;无明显的竞争对手;非常轻资产的运营模式;财务数据质量差;经营规模翻倍增长,员工数量反而下降;供应商和客户高度重叠。
记者注意到,南极电商可能存在的资金体外循环情形一直受到半公开质疑。
2016年以来,南极电商GMV每年以超高增速增长。
GMV,是指南极电商经销商(南极共同体)在电商平台销售该公司品牌产品的成交总额。
南极共同体GMV从2016年72.0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05.59亿元,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2%。
在各电商平台增速放缓的2019年,南极共同体GMV也实现了49%的增长。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阿里巴巴2019年财年总GMV的增速为19%。
不过,从南极电商最新晒出的喜报看,公司2020年GMV突破400亿元,增速极有可能大幅放缓。
此外,减持也可能是公司股价的拖累。
去年12月26日公司公告,收到董事刘睿出具的《减持计划进展告知函》,其已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520.70万股,减持数量已经过半。
减持时间集中于去年12月21日-24日,减持均价在14-14.84元,套现金额高达7500万元。
期盼公司直面传闻
记者接触的私募人士直言,南极电商的造假传言一直有,不过不至于时隔一年多才反映于股价。
据介绍,即便去年四季度开始公司股价狂跌不止,相当多的券商仍然保持对公司的关注。
去年三季报可见,公司仍然是机构重仓股。
“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机构对公司成长性发生分歧,这从去年GMV 增速放缓也可见一斑。
”该人士表示。
在一些电商圈内人士看来,南极电商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转化率,但公司供应链团队没有花太多心思去做差异化产品,供给各大平台的都是同一批货。
公司主业的毛利率年年超过90%,净利润也高达50%左右,又无需过多资产支出,确实是桩好生意。
但随着公司持续进行品类扩张和平台扩张,品控问题也广受诟病,有消费者吐槽:“在南极电商买东西犹如买盲盒,有时质量好,有时质量差”。
有投资者表示,“南极电商有没有造假、成长性是否放缓,我们暂时还无法验证。
但目前市场用脚投票,普通投资者还是不碰为好。
”对于股价下跌的各类传闻,市场也呼吁公司直面传闻并且及时查明,维护投资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