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全球论坛每年都会发布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不仅反映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体现国家间经济实力对比,也是企业用来判断自身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2020年8月,《财富》发布2020年世界500强名单,从1955年第一代榜单算起,这已经是《财富》连续第26年发布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
在这份最新的榜单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显著趋势是,世界500强的竞争正在转向以中美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引领为主导。
尤其是中国,中国大陆(含香港)共有124家企业上榜,较2019年增加5家,超过美国(121家)。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以《财富》世界500强历年榜单为主要参考数据,横向分析近10年来中美上榜企业在头部占比、总数量、行业分布、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差距,纵向分析我国上榜企业在企业性质、行业分布及地域分布等方面的变化,尤其是在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进行对比,就能发现许多中美经济和产业发展格局的秘密。
中国数量多,美国更均衡
首先来对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上榜的我国企业进行横纵对比分析,可以客观看出我国龙头企业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差距。
美国上榜企业头部占比更高。
世界500强前100名中,我国企业数为25家(占18.8%),美国为34家(占26.4%)。
我国上榜企业数量在各段中分布较为均匀,在400-500名中所占比例较高,达到23.3%。
美国上榜企业数量主要分布在前400名,其中前100名企业数量占比最大,达到26.4%。
图1-1 世界500强中美企业数量分段对比图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根据《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数据整理
我国上榜企业数量更多。
2020年,我国上榜企业数量实现历史性跨越,仅中国大陆上榜企业(含香港)达到124家,超过美国上榜企业总数121家。
加上台湾地区企业,我国共有133家公司上榜,上榜企业数量位列第一。
2019年,我国上榜企业数量达到129家,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121家)。
即使不计算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大陆企业(包括香港企业)也达到119家。
细分行业美国企业分布更均衡。
2020年,我国上榜企业主要分布在30个细分行业,集中在产业上游,重化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类企业数量多。
而美国则在上下游行业分布较为均衡,涉及多达46个细分行业领域。
图1-3 世界500强中美企业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根据《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数据整理
可以看出,我国上榜企业集中在金融、石化冶金等传统领域,新兴领域企业较少。
特别是在计算机软件、信息技术服务、医疗等技术密集型高端新兴领域,均有美国企业上榜,我国则空白。
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美国上榜企业更强。
一是我国上榜企业营业收入低于美国。
2020年世界500强我国上榜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为656.78亿美元,美国为810.44亿美元。
二是我国上榜企业利润低于美国。
从平均利润看,我国企业平均利润为34.85亿美元,美国则为70.06亿美元;从平均销售利润率看,我国企业平均利润率为4.57%,美国为8.87%。
三是我国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低于美国。
我国上榜企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是2.0%,美国则高达4.93%。
国有企业是上榜主体,民营企业占比持续提升。
2020年我国入围世界500强的133家企业中,国有企业92家,民营企业30家,港澳台企业11家。
2015-2020年我国上榜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有企业数量先降后升,基本保持在85家左右。
民营企业数量一直呈较好的增长趋势,在我国企业上榜总数量里的占比逐年增大。
九大行业上榜数量均成倍增长,制造业最为突出。
2020年我国共133家企业上榜,主要分布在制造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等9大行业,其中制造业最多,共有45家上榜企业,占上榜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制造业和金融业占上榜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
对比2009年我国上榜企业行业分布发现,11年间,9大行业上榜企业数量均实现成倍增长,其中制造业、金融业、零售和批发业的企业数量增幅均在3倍以上。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根据《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数据整理
上榜企业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华东和华南较其他地区上榜企业数量增速更快。
除去台湾地区的9家企业,剩余124家大陆(含香港)企业大部分集中在我国华北地区,其次分布在华东和华南地区。
西北、华中、东北地区上榜企业数量与2019年保持一致,西南地区仍未实现零突破。
制造业发展强度和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对“《财富》中国500强”与“《财富》美国500强”企业所处行业信息进行剖析,以制造业为重点,分析行业企业数量、盈利能力、发展强度等指标,对比中美制造业发展差异,可以客观反映我国与美国相比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我国制造业上榜企业数量远超美国,但美国近年增速明显。
自2016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入围中国500强企业数量在221家上下浮动,走势基本保持平稳,2020年较上年度企业数量减少11家。
自2017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入围美国500强企业数量保持平稳增加趋势,2020年较上年度企业数量增加16家。
2019年中美制造业入围企业数量差距首次缩小至50家以内,但总体来看,我国制造业上榜企业数量仍远超相应美国企业数量。
图2-1 《财富》中、美500强上榜企业数量增长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根据《财富》中、美500强排行榜数据整理
我国制造业上榜企业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平稳提高,但仍远低于美国企业盈利能力。
自2016年以来,中美制造业入围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均保持平稳增加趋势,美国入围企业营收规模约是相应中国企业的2.7倍。
自2016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入围企业平均利润基本保持平稳增加趋势,2020年略降3.38%;自2016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入围企业平均利润以较大幅度波动上升,其中2018年较上年度骤降19.41%,2019年同比提高23.67%;相比而言,美国制造业入围企业平均利润约是相应中国企业的4.9倍。
我国上榜制造业企业发展强度波动上升,但仍低于美国行业发展强度。
自2016年以来,我国上榜制造业中、高发展强度企业占比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高发展强度企业占比基本在9.44%左右,中发展强度企业占比基本在30.41%左右。
自2016年以来,美国上榜制造业中、高发展强度企业占比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高发展强度企业占比基本在18.10%左右,中发展强度企业占比基本在46.88%左右。
总体来看,美国制造业入围企业高发展强度占比约是相应我国企业的1.9倍,中发展强度占比约是相应我国企业的2.6倍。
信息技术服务业还处于追赶地位
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上榜企业数量波动上升,与美国相比数量仍显不足。
自2016年以来,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围中国500强企业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自2018年起连续增加3年。
自2016年以来,美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围美国500强企业数量趋势先降后升,2018年降至最低点26家。
总体来看,中美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围企业数量均较少,美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围企业数量年均多于我国相应企业数量约20家,2020年中美相关企业数量差距缩小至8家。
图2-6 《财富》中、美500强上榜企业数量增长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根据《财富》中、美500强排行榜数据整理
可以看出,近5年来中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走势基本平稳,美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围企业数量常年稳定在28家左右,我国相应企业至2020年才突破10家,就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方面中美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仍需加大对其技术创新投入,持续推动新生业态的发展壮大。
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上榜企业营收规模与盈利能力呈上升趋势,但与美国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
自2016年以来,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围企业平均营业收入持续提高,年均提高38.11%,其中前4年平均涨幅约为50.16%;美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围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先升后降,于2019年达到峰值约314401百万元;相比而言,美国入围企业平均营收规模约是相应中国企业的2.8倍。
自2016年以来,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围企业平均利润呈波动上升走势,于2018年达到最大值约24393百万元,并于2019年达到最低值约7304百万元;自2016年以来,美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围企业平均利润走势先升后降,于2018年达到峰值约42780百万元,其时我国相应企业平均利润也达到峰值约24393百万元;相比而言,美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围企业平均利润约是相应中国企业的2.0倍。
图2-7 《财富》中、美500强中美企业营收对比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根据《财富》中、美500强排行榜数据整理
图 2-8 《财富》中、美 500 强中美企业盈利对比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根据《财富》中、美500强排行榜数据整理
可以看出,自2016年以来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围企业在营业收入、利润方面基本保持增长趋势,营收规模增长比较稳定,利润走势波动幅度较大,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在企业盈利方面仍处于逐步强化阶段。
与美国相比,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围企业在营业收入、利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仍需继续大力发展,迎头赶上。
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上榜企业发展趋势较好,高发展强度企业占比较美国更高。
自2016年以来,我国上榜信息技术服务业高发展强度企业占比呈波动下降趋势,5年年均占比约49.80%,2016年,百度和阿里两家企业净利率增长率均超过50%,其中阿里净利率增长率达到73.1%。
自2016年以来,美国上榜信息技术服务业高发展强度企业占比呈波动上升趋势,5年年均占比约27.71%,2017年,eBay公司净利率增长率达到现象级的80.9%。
相比而言,我国上榜信息技术服务业高发展强度企业占比较美国更高,年均领先约22个百分点。
图2-9 《财富》中美500强企业高发展强度对比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根据《财富》中、美500强排行榜数据整理
可以看出,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围企业大多发展劲头较足,高发展强度企业占比接近二分之一,可以说明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拥有诸多优质企业,整体行业发展态势前景良好。
与美国相比,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上榜企业高发展强度占比较高,但由于美国上榜企业数量较多,综合考虑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能力仍处于追赶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