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海峡股份(002320)
问: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大幅提升铁路和水路货运比例,请问治理大气污染为什么要调整运输结构?在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方面,已经取得了哪些工作进展?运输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什么? 丁焰(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副主任):我国交通运输结构不合理。2017年,全国公路货运占76.8%,铁路货运仅占7.7%。特别是,主要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比例仅约2%,远低于世界平均20%的水平。从单位货物周转来看,公路运输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是铁路运输的7倍、13倍。 根据大气细颗粒物源解析结果,机动车特别是柴油车已经成为许多大中城市的首要污染源。从全国情况看,柴油货车保有量占全国汽车的7.8%,但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分别占汽车排放量的57.3%、77.8%。 因此,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货运量,减少柴油货车使用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具体目标要求:计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比2017年增长30%,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增长40%、长三角地区增长10%、汾渭平原增长25%。 按照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国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正在积极稳步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天津港等环渤海港口煤炭集疏港运输实现“公转铁”。2017年10月1日零时起,环渤海港口煤炭运输全部改由铁路集疏港。据观测,经由北京延庆的运煤货车日均减少35
网友回复
klxy2001:
发表于 2018-07-0512:36:28渤海轮渡:多式联运打造渤海湾南北方物流大通道klxy2001:
刘小明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大宗物资集疏港运输向铁路和水路转移。2018年底前,在环渤海、山东、长三角地区的沿海主要港口、唐山港、黄骅港的煤炭集港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2020年采暖季前,沿海主要港口、唐山港、黄骅港的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原则上主要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
在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中,要着力建设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区,在该地区率先实施铁路专用线建设、铁路货运服务提升、港口大宗物资“公转铁”“铁水联运”等9个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