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褚时健被问及:如何度过那段最低谷的日子?这些又给了他什么启发时。王石在褚老旁边边解释、边用手比划出“从波峰跌入波谷,再从波谷走出来”,那个动作和两人相视的眼神,正好被我扑捉并留下了一个珍贵的镜头。
那个一瞬间的肢体语言,我感受到两个懂得“沉浮”的人对“沉浮”的解读。
作者|优客工场、共享际创始人 毛大庆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滇西南的哀牢山,因为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内容厚重的故事,吸引着王石一次又一次地前来,我觉得他是在寻找着问题的答案,同时,他更希望把让灵魂回归的感受传递给更多的人。于是,2016年11月5日,带着60余名企业家团体,第五次重访“褚橙庄园”。上一次还是在一年前,2015年11月17日,依然是60余企业家团体。两年里,在王石的推动之下,上哀牢山对话褚时健和马静芬,已经变成了企业界探讨企业家精神、创业意义、以及人生价值的一堂经典大课。——当深圳鹏爱乐团著名小提琴手郭帅以《晨思》向褚老夫妇致敬的时候——毫无疑问,满满一屋子人都在一种强大气场中陷入了沉思。
“‘褚橙庄园’是褚时健及夫人马静芬(马奶奶)的家,不过,王石显然已经把这里当成了家园,“回家”就是来看大哥大嫂。因此,在5日晚小住了一晚之后,6日上午与褚老一家话别时,他有些念念不舍,特意与褚老全家合了影。转过身,他喃喃自语道:年底之前还要来一次,马大姐都在责怪我这次呆的时间太短了。”
当结束访问,汽车准备发动时,84岁的“马奶奶”从车下探身车内问王石什么时候再来,并说,你怎么走了也不说一声,你下次来,我送你一个保佑平安的东西给你。目睹这一场景的我,心生无限感慨。
01
只有我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和去年一样,企业家们与褚老夫妇互动是哀牢山访问的精华部分,由王石发起的“褚园夜话”,《褚时健传》作者周桦主持。因路上耽搁,一行人上到山上已经快7点了,大家匆匆晚饭后在大会议室等待褚老夫妇。开始时,已经将近8时。
虽然五上哀牢山,在我眼里,今年格外不同。过去的一年,对于王石和褚时健两位创始人来说,恐怕都是创业以来过得不顺利的一年。而对于包括我在在内的今天才起步的创业者来说,他们的经历都告诉大家,只要你选择了创业,不顺利和处理不顺利将会一直伴随着你,创业永远都在路上。
鉴于时间较晚,第一主持人王石先告诉大家,交流开始后,先请褚老做个分享。之后交流长短视“褚厂长”身体状况而定。
在褚老简洁和生动地讲述了他和玉溪特有的人生经历后,并无倦意的他邀请大家提问。王石风趣地把发问的优先权交给四辆车的车长,于是作为一号车车长的我,当仁不让地向他提出了两个问题。
首先,2015年,褚橙遭遇了第一次消费者对橙子质量的微词,褚老夜不能寐。决定减伐果树3万7千棵,减产2000吨,影响收入2000万以上。我问他,这样的决定和这样的具体事务还都是他亲自决策吗?主要考虑是什么?
他毫不犹疑地回答,对于2015年褚橙质量下滑,他自己在公司作了检讨。
他说,褚橙2006年上市,此后质量一直比较平稳。而2015年因为雨水过多,市场亦有褚橙果小、口感偏酸的反映。通过反思,主要症结在于橙树种植过密,影响了阳光的照射和空气流通。为此,褚老力主在今年夏天,砍掉3.7万棵橙树,让原有1.5米株距的果树,现在增加到3米。由此,今年褚橙将减产3000吨,由11000吨减少到8000吨。对此,褚老说,品质不好,不砍树是不行的,不下这个决心,就解决不了问题。通过这一措施,褚橙质量和口感要比去年好。而事实上,褚老一直高度关注着每一期褚橙的各项指标报告数据,并且时时亲自品尝以检测口感。“死磕糖酸比,扔掉千吨橙”,“只有我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他说,所有家人只有一个结论:质量和产量一样,必须同时上去。
2016年,褚时健很少外出,潜心纠偏和提升质量。外孙女婿李亚鑫夫妇从加拿大被他叫回来,全力研究技术。小两口还自己有块果园,研究种植。
我又问他,我注意到,今年获得“红点”设计奖的新包装上有“神秘”数字十分引人瞩目:51、62、66、71、74、84,这组数字什么意思?
褚老笑着把麦克风递给目前褚橙运营的总负责人、褚老外孙女婿李亚鑫来揭开谜底。亚鑫说,一切都是褚时健的关键年份——
51岁:1979年,担任玉溪卷烟厂厂长。
62岁:1990年,被授予全国十大企业家称号。
66岁: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红塔山成为中国名牌,玉溪卷烟厂成为中国烟草大王。
71岁:1999年入狱,人生跌入低谷。
74岁:2002年春节后,因病保外就医,与妻子马静芬承包荒山开始种橙。
84岁:2012年11月,褚橙首度通过电商售卖,大规模进入北京市场。
02
一切都需要沉淀创业一锤子砸不出一个结果来
交流中有一段话很值得回味,“做企业最重要的是就是做人。对于我和我的子孙,我常告诉他们:宁可自己吃亏,不要让别人吃亏。别人占我便宜可以,但我不能占别人便宜。我曾经多次帮助和我有竞争的企业,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有人问我,这样不是给自己制造对手?我说,别人做得好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那种自信只有经过风浪的人才会表达的淋漓尽致。
有企业家问及对目前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创业有什么建议?他非常直接地回答:现在年轻人说创业,是个很时髦的事情,但是必须明白,必要的沉淀是不可以少的。他提出了年轻人创业三个“要素”:一是要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二、要认真,不怕任何困难。三、要有耐心,一锤子是砸不出一个结果来的。
褚老说,创业必然遇到许多问题,但所有问题,只要多想多问多查查资料,就可以解决。而解决一个问题,就会上一个新台阶。比如当初橙树施肥总觉得不对,后来终于查明是磷含量不够,问题迎刃而解。年轻人热衷创新是好事也很时尚,但一定要保持耐心,要熬得住。
褚老的心无旁骛,在关于拍摄电影这一问题上表现得十分充分:当一名来自北京的企业家提出希望为褚老拍摄一部电影时,褚老连连摆手说:还是不要了,事一多就心烦。但坐在一旁的夫人马静芬则插话道:我倒觉得可以拍。老俩口的鲜明个性,在企业家们面前表露无遗。
虽然大家早已叫惯了“褚橙”,但其实今年“褚橙”才正式作为拥有同名商标的产品正式推出。在此之前,尽管民间口口相传,但褚橙官方品名都叫“云冠橙”。今年“褚橙”得以正名,是“褚橙”品牌建设的一大突破。为此,“褚橙”推出了自己的“传承”推广语:每一步都需要沉淀。
沉淀,是褚时健对创业的核心理解,也是他人生的写照。
当被问及老生常谈的问题:如何度过那段最低谷的日子?这些又给了他什么启发时。王石在褚老旁边边解释、边用手比划出“从波峰跌入波谷,再从波谷走出来”,那个动作和两人相视的眼神,正好被我扑捉并留下了一个珍贵的镜头。那个一瞬间的肢体语言,我感受到两个懂得“沉浮”的人对“沉浮”的解读。
这一刻我确实十分感动。
03
马静芬解密褚橙传承
所有上哀牢山的人,应该都是冲着褚老去的,但探访褚橙庄园后,我相信所有人都会被褚老背后那个84岁的极具传奇色彩、机智、聪慧和幽默的贤内助和褚橙市场品牌销售总指挥所震撼和折服。
大家和褚老座谈时,马奶奶时不时会做几个鬼脸,风趣幽默和调皮。如果说褚时健是技术大拿,那么马静芬就是无师自通的营销专家、品牌高手。营销和品牌,也是企业家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褚橙最初在昆明面市,那时候,褚时健还在“保外就医”,马静芬思考再三,还是大胆地打出了“褚时健种的冰糖橙”这一招牌,为何强调“冰糖橙”呢?马静芬说,一般来说,红糖高于白砂糖,而冰糖又高于红糖。马静芬回忆这一经历时说,最初打出“褚时健”的名号,的确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一些人都是抱着同情心、好奇心来买的。但买了之后,真的觉得好吃,这就靠质量了。所以,你们说品牌、质量哪个更重要?两个都十分重要。此后“褚橙”一词便在民间一炮打响。
6号清晨,和褚老夫妇合影后,企业家们意外惊喜可以随“马奶奶”一同探访橙园。山道蜿蜒,老人家步履稳健,对种植、产量、种类、自然地理有问必答,如数家珍。
我恐怕是一路上是提问最多的。比如,减伐怎么减?间距是多少?减后的实际效果等。马静芬都一一作答。当我十分认真地询问还有什么虫子或者野生动物会来偷吃橙子时,84岁的马静芬的回答让所有人笑喷了:那就是像你这样的动物喽!
为推广褚橙经验,马静芬在昭通自己的“试验田”种植高原苹果,由褚橙庄园进行包装和推广。这种苹果以前在当地只能卖到一斤2.5元,现在精选的高原苹果甚至可以卖到9元一个。品牌所带来的效应前景已经初步显现。
说到接班,马静芬透露,大家都很关注的褚橙企业的传承,褚家是一个十分开放的文化体系,即无论儿孙都需要作出自己的样板,并进行打分评测,目前正在观察考核之中。这同样是以质量和经营能力作为依据的。
当同行的女企业家问及褚时健与马静芬的爱情故事时,老人家说,那咱们得坐下来说。
一个小时里,马静芬用无比幽默的叙事手法,诙谐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大家闺秀从上海到昆明,从文工团战士到“最差劲老师”,从被动地隔着“暖水瓶”谈恋爱,到在风风雨雨中支撑着家庭和丈夫的事业,从读书不多,到营销高手……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言语中转化在大家的眼前!我不禁在想,这种难以抵挡的魅力来源于什么?唯有四个字:见识、胸怀。当被问及“吵架”,马奶奶说,即便吵架再厉害,但几十年能走下来,彼此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否则,褚时健不可能成为褚时健,自己也是如此。
对于90后们的婚姻,马静芬的忠告是:吵架在所难免,但千万别轻言离婚。
我想起在晚上座谈时,我问褚老,您的成功里,马老师是不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褚老笑着环顾四周说:我觉得他说的特别对!
04
什么是幸福
下山的路上,和王石主席轻松地聊了好多,关于云南、关于人文,也聊起我们共同好友、云南户外运动和公益推动者金飞豹的有趣人生。和豹哥很熟,一起跑马拉松好几年,这次才从王石主席这儿了解豹哥“云淡风轻”地干了那么多“不俗”的大事,而貌似漫不经心中获得了人生和家庭的满足和幸福。
“大家匆匆忙忙,经常忘记了什么是“幸福”的真正所在”,王石说。
我在山下和大部队道别,大家依依不舍。临走,我问王石,您五年连续上哀牢山,和褚老交流,是不是一直在寻找您人生的航标灯?他会心一笑说,你可以这么说。
其实,我们每个人不都需要不断寻找航路上的灯塔吗?
车轮飞驰在盘山路上,不知为什么我心里回响起下面这句话:
“所以,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应该在懂得了‘幸福是什么’以后,带着婴儿般的眼睛和心灵,再重新上路,我觉得什么时候都不晚!我们要勇敢地去创造属于自己生命的幸福感。我认为,人生本来就是一次创业,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应该主动地去爱、无私地去爱,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感恩生命中的每个爱我们的人,把握生命中的每一段难得的缘分。”
2016-11-11追记于北京中关村
▲ 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陈功看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