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炒股学习网 - 专注提供股票金融知识

【历史】听中国银行的故事

2018年7月14日  23:16:32 来源:168炒股学习网  阅读:1836人次

【中国银行信用卡】网友提问:

【历史】听中国银行的故事

链接:http://www.zggpsc.com/details.asp?detailsid=54(可惜原链接上没有图片,俺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找到了发上来:P)作者: 李炳爱 来源: 《证券文物收藏》 发布日期: 2003-2-15 14:53:07   看老股票 读证券史 听“中国银行”的故事      “中国银行”这张老股票,使我们回顾到上个世纪的历史王朝。“中国银行”的诞生日应该从清朝末期算起。光绪卅年取名“大清户部银行”,因为是清廷奏准由户部试办。户部,当时是清朝一个管理户籍和全国赋税的部门。   在这之前,还从来没有国家银行,只有民间的票号、钱庄。每年有大量的游资和分三十九年还清的四万万五千两白银巨款赔款,在筹集过程中只能暂放各道库或寄存钱庄生息,不能对资金充分的利用,觉得可惜。光绪卅年(1904年)清廷户部奏定了一个《试办银行章程》,由户部拨款五十万两正式成立“大清户部银行”(中国银行前身)总行设在北京,分行设在上海汉口路,经营主要业务国际汇总,不办民间储蓄。“大清户部银行”实际上具有中国银行和商业银行二重性质,为进一步确定其国家性质的银行,光绪卅四年(1908年)重新改组

卡友回复:

亲,快登录吧,能够浏览更多精彩内容哦!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x链接:

(可惜原链接上没有图片,俺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找到了发上来:P)

作者: 李炳爱 来源: 《证券文物收藏》 发布日期: 2003-2-15 14:53:07

  看老股票 读证券史 听“中国银行”的故事

  

  “中国银行”这张老股票,使我们回顾到上个世纪的历史王朝。“中国银行”的诞生日应该从清朝末期算起。光绪卅年取名“大清户部银行”,因为是清廷奏准由户部试办。户部,当时是清朝一个管理户籍和全国赋税的部门。

  在这之前,还从来没有国家银行,只有民间的票号、钱庄。每年有大量的游资和分三十九年还清的四万万五千两白银巨款赔款,在筹集过程中只能暂放各道库或寄存钱庄生息,不能对资金充分的利用,觉得可惜。光绪卅年(1904年)清廷户部奏定了一个《试办银行章程》,由户部拨款五十万两正式成立“大清户部银行”(中国银行前身)总行设在北京,分行设在上海汉口路,经营主要业务国际汇总,不办民间储蓄。“大清户部银行”实际上具有中国银行和商业银行二重性质,为进一步确定其国家性质的银行,光绪卅四年(1908年)重新改组称为“大清银行”。

  “大清银行”发行过一元、五元、十元、一百元钞四种,如今均为收藏珍品。

  “大清户部银行”也发行过库平银一两、五两、十两、五十两、一百两币五种。库平银一两等于三十七点三。一克,是光绪卅四年清朝政府农工商部和户部拟订的统一度量衡制度,规定库平作为权衡的标准,这种标准同唐宋以来的标准一致。

  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强加于人民头上的对外赔款数额巨大,加上挥霍无度,使得国库空虚,无法筹集。清廷要“大清银行”再向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借债600万英镑,年付利息五厘,四国银行趁机索要中国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的筑路权,昏庸的清廷败家子为了借到钱不惜出卖了两条铁路给四国银行。谁知,四国银行竟对两条铁路的股东权益来个不认帐,本来就对清廷出卖铁路的卖国行径不满的股东和民众们更加恼火了,湖南首先掀起“拒债”、“集股”的保路运动。1911年5月,广东、湖南、湖北、四川各省规模更大。四川尤为激烈,参加保路同志会达数十万人,不知末日已到的清政府仍旧老一套,对人民残酷镇压、枉杀无辜。同盟会革命党人只得提前举行武昌起义,反对清朝政府的卖国政策、决心打倒清政府这条帝国主义的走狗、推翻清王朝的枪声打响了,各地起义军纷纷响应,从而爆发了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政府的总统,从这天起,国号改称“中华民国”,纪元改称“民国元年”,“大清银行”也被改组为“中国银行”。

  由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迷信反革命两面派袁世凯,孙中山于2月13日将大总统职务奉送给了袁世凯。

  袁世凯窃据大总统职位后,控制中央和地方大权,建立了大地主大买办阶级专政的北洋军阀政府,“中国银行”也成为北洋政府的国家银行。

  有银行就有钱花。袁世凯笑不动了,刚上台便伸手要钱,“中国银行”给了三百万他一花而光,又伸手要,哪儿来那么多钱呢?“中国银行”不敢再给,给下去过几天非关门不可。袁世凯便叫向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借,对方说,也不行,清朝政府的好多赔款还没给,东借西借的阎王债还没还,怎么能再借呢。“中国银行”左右为难。1912年(民国元年)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经理的宋汉章就是因为拒绝沪军都督府索银50万两以充军费曾被拘押。北洋政府的大逆不道,引起了中国银行负责人的不满。1916年,袁世凯图谋称帝,决定以中国银行基金换取外汇购买军火,饬令中国银行可发钞票停止兑现,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经理宋汉章和副经理张嘉璈团结一致,拒不奉行。当时,中国银行发行壹元、伍元、拾元等纸钞,下书:凭票即付国币壹元或凭票即付国币伍元,可以到中国银行兑付。一旦停止兑现,岂不要引起社会恐慌,造成混乱?岂不砸了中国银行的牌子?当然不能听袁大头的。

  在当时非常恶劣的历史环境中 ,中国银行不但要对付鲨鱼般的外国银行,图生存、求发展,还要抵制北洋政府、**蒋介石的敲诈勒索,非常不易,困难重重。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银行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当今改革开放的年代,积极引进外资,努力做好国际汇兑业务,为国家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为改革开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这张“中国银行“老股票上看,当时(民国十一年)发行股本总额两千五百万元国币。列出的常务董事有:李铭、张嘉璈、冯耿光、宋汉章、陈光甫。其中李铭、张嘉璈、陈光甫、宋汉章被称为银行界的金融巨星、四大银行家。

  李铭(1887—1966)浙江绍兴人,1910年(清宣统二年)毕业与日本山口高等商业学校,曾担任过浙江地方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浙江实业银行总经理兼董事长、**政府公债基金保管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中国银行任常任董事多年,于**十七年升任中国银行董事长。李铭主张赚洋人的钱,因此,外汇业务搞得非常出色,中国银行专营外汇业务,刚好对口,英雄有用武之地。

  张嘉璈(1889—1979)宝山人,1909年(清宣统元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庆应大学。回国后,1911年参加筹建国民协会,出任临时参议院秘书长,1913年(民国二年)担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1917年升为中国银行总行副总裁,为中国银行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陈光甫(1881—1976)江苏镇江人,留学美国,1915年参加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曾担任江苏银行总经理、上海财政委员会主任、**中央银行理事、中国银行常任理事、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委员。在金融界也是个头面人物,上有后台,下有关系网,广交结友,神通广大,被誉为“旧中国最成功的银行家。”

  宋汉章(1872—1968)浙江余姚人,上海中西书院毕业后在上海电报局任职。1897年(清光绪廿三年)任上海通商银行职员。1912年(民国元年)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经理,1925年任上海总商会会长,1928年10月任中国银行常务董事兼中国保险公司董事长,1935年改任中国银行总经理,1948年2月任中国银行董事长,成为中国银行的元老。

  中国银行群英云集,因此实力非常强大,其他在中国银行任职的金融家还有:中国银行行长淡荔孙,曾任交通部、财政部总长的周自齐任中国银行总裁,著名的马寅初博士(1882—1982)曾任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纸币发行部主任,曾任浙江银行总经理的徐新六任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副司库,曾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商学硕士学位的席德懋历任上海华义银行经理、**政府中央银行发行局副局长、外汇局局长,1948年春出任中国银行官股董事、总经理。
兴业银行银联桃花金卡★ 首年免年费,刷卡5次免次年年费 ★ 网购笔笔计积分 ★ 享200万航空意外险点这里极速办卡>


  中国银行总行原在北京,1928年(民国十七年)迁到上海(今中山东一路23号中国银行大楼),解放后,总行迁回北京,分行仍在上海。

  从这张老股票背面领息情况看,已领到1965年下半年度,可能1966年因文革而中断了。现在是否还可领息不得而知。

  看中国银行这张老股票,动人的故事真不少,奈何篇幅有限,不能面面俱到。还有许多银行家为中国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在与洋人竞争的战场上可歌可泣。让我们共同整理挖掘他们的事迹,挥笔呕歌吧。

  正如邢建榕在“旧中国银行界的四大名旦”一文中写道:“1928年中国银行改组后,张嘉璈由副经理被推举为总经理,从此,中国银行信誉与业务如长河奔涌,一日千里,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业务最发达的中国第一银行。……他们(银行家们)为上海金融中心的形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老股票啊,请您给我们多讲点故事吧。

  

评论专区
   本站有缓存,一般1小时内能看到您的评论
相关文章:
168炒股学习网
一家专注为中小股民提供炒股入门知识的网站!
我们相信客户至上,并真诚为您服务!祝您投资愉快!
商务合作微信QQ:765565686,联系人:陈经理
版权所有:168chaogu.com,粤ICP备140986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