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炒股学习网 - 专注提供股票金融知识

怎么说通澎回造成经济危机呢?

2016年3月17日  12:06:26 来源:168炒股学习网  阅读:3187人次
网友提问:怎么说通澎回造成经济危机呢?

通澎是供不应求撒?而经济危机是生产过盛。怎么说通澎回造成经济危机呢?通货紧缩与经济危机又有关系没吗?

专家回答:

9月4日 23:12 经济危机

"""""""""""""""""""""--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
倒进河中,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
点火烧光。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丹麦、在荷兰,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
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
难道真的是“生产过剩”,东西太多了吗?
根本不是!广大的劳动者这时正缺吃少穿,挨饿受冻,过着极端贫苦的生活。
当时的美国,30万儿童失学,许多州的矿区营养不良的儿童有时达到90%以上,因
为他们在挨饿。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可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回答老师:
“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吃!”欧美各国大批的工厂矿山企业倒闭,3
00多万工人失业;还有刚从学校毕业找不到工作的青年人、两手空空的农民以及退伍的老
兵。他们饥肠辘辘,衣裳破烂,流落街头。
多么奇怪的现象:劳动者缺吃少穿在挨饿受冻,而资本家却在把大量的粮食肉奶和棉花
羊毛毁掉。
这不是“真正过剩”。因为资本家为追求利润,一方面加紧进行生产,一方面加强剥
削;广大劳动者被剥削得身无分文,无钱来购买足够的食物用品,产品的“过剩”只是相对
于广大劳动者的“相对过剩”。
那么,资本家为什么不把这些产品廉价卖给劳动者,而要毁掉它们呢?
资本家要追求利润。产品毁掉后,“物以稀为贵”,资本家就能保证产品高价,保持高
额利润。资本产主制度的腐朽和罪恶,资产阶级的虚伪和残忍,在此赤裸裸地表露出来!
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这次经济危机,从1929年秋天开始,首先向美国,随后向整
个资本主义世界席卷而来。直到1933年,持续了4年之久,危机所造成的损失总计约2
500亿美元。欧美各主要工业国家经济瘫痪,生产倒退了20多年。经济危机引起了资本
主义世界的政治危机。失业工人纷纷举行游行示威,在职工人开展罢工,反对资本家,反对
政府。资产阶级政府如坐针毡,竭力寻找出路。
一些国家,如美国等,宣布实行“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利用旧市场,开
辟国内新产业来缓和经济危机。另一些国家,如德国、日本等,为获取新市场,用战争掠夺
殖民地人民的物资和廉价劳动力,建立起了法西斯政权,疯狂地扩军备战,为重新瓜分世界
而挥舞起了血腥的屠刀。
于是,两个战争策源地在欧洲和亚洲分别形成了。战争的阴云开始飘向世界。
*****************************************************************
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及启示——学习马恩列斯经济危机理论的体会
http://www.fanwencn.com/lunwen/shehui/max/200606/4447.html
作者:丛松日 主题类号:A1/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 【 文献号 】1-1255
【原文出处】广西师院学报:哲社版
【原刊地名】南宁
【原刊期号】200001
【原刊页号】4~9
【分 类 号】A1
【分 类 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
【复印期号】200012
【 标 题 】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及启示
——学习马恩列斯经济危机理论的体会
【英文标题】Economic Crisis: Its Causes and Enlightenment
——A Personal Understanding of Marxism Theory ofEconomic Crisis
Cong Songri
【 作 者 】丛松日
【作者简介】丛松日,山东省青岛大学马列部,经济学硕士,副教授, 青岛市, 266071
【内容提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有:竞争的盲目性、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生产力发展与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批发商业和货币信用的膨胀、主要消费品和固定资本生产过剩、生产比例失衡、经济跳跃式发展以及进出口贸易等。这些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存在,流通过程还是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因此经济危机在我国也有发生的现实性。并不因为我们消灭了资本主义制度就消灭了经济危机,只要有市场经济就有经济危机的可能,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生理现象”。
【英文摘要】The founders of Marxism have profoundly studied economiccrisis and revealed its causes. These causes are: the blindcompetition;the conflicts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developing productive forcesand its diminishing market;the expansion of wholesale tradeand the inflation of confidence in the currency; the surplusof consumption goods and that of capital assets investment;the imbalance of production; the jerking development ofeconomy and export trade etc.Being the necessary proceduresof production and the preconditions of reproduction, thesefactors are also seen in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maypotentially trigger the origination of economic crisis inChina.the destruction of capitalist system doesn’t mean theelimination of economic crisis,and economic crisis may runparallel with market economy.
【关 键 词】经济危机/市场经济/具体原因
Economic Crisis/Market Economy/Cause Enlightenment
【 正 文 】
中图分类号 F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227 (2000)01—0004—06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下简称马恩列斯)都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具体说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成果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它的表现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发展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就必然爆发经济危机。因此在马恩列斯那里,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要消灭经济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可以说这是马恩列斯对经济危机根源的总概括。但是,他们又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尽管这些具体原因在他们看来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可归结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两个表现上,但我们今天来研究这些具体原因的目的并不在此,而在于揭示经济危机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经济现象,而是市场经济的“生理现象”,并试图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马恩列斯关于经济危机具体原因的论述
第一,盲目的竞争导致经济危机。恩格斯说:“大工业的必然后果——自由竞争很快就达到十分剧烈的地步”,“竞争的规律是:供和求总是力图互相适应,但是正因为如此,就从来不会互相适应。双方又重新脱节,并转而成为尖锐的对立。供应总是紧跟着需求,然而从来没有刚好满足过需求;供应不是太多,就是太少,它和需求是永远不相适应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页。 )又说:“经济学家用他那绝妙的供求理论来证明‘生产绝不会过多’,但是实践却用商业危机来驳斥他,这种危机就象彗星一样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在我们这里现在是平均每五年到七年发生一次”,“这个规律是纯自然的规律,而不是精神的规律”,“这是一个以当事人的盲目活动为基础的自然规律”。(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页。)恩格斯批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敢承认经济危机是盲目竞争的自然结果。
第二,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引发经济危机。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生产使生产与消费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一方面工人是消费品的主要消费者,另一方面“每一个资本家都知道,他同他的工人的关系不是生产者同消费者的关系,并且希望尽可能地限制工人的消费,即限制工人的交换能力,限制工人的工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04页。)以便最大限度地增加剩余价值。 这种关系决定了工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和消费极其有限。马克思指出:“构成现代生产过剩的基础的,正是生产力的不可遏止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大规模的生产,这种大规模的生产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广大的生产者的消费只限于必需品的范围,另一方面,资本家的利润成为生产的界限。”(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603~604页。)生产扩大与工人消费水平低并存,这样,一旦生产普遍超过了主要来自工人的有限需求和消费,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第三,生产力发展与市场相对狭小导致经济危机。马克思说:“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其条件是创造出一个不断扩大的流通范围,不管是直接扩大这个范围,还是在这个范围内把更多的地点创造为生产地点。”(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90页。 )扩大流通范围不仅在国内,而且“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91页。 )马克思还说:“以提高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来生产剩余价值,要求生产出新的消费;要求在流通内部扩大消费范围。”(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91页。)在这里, “新的消费”和“扩大消费范围”指的是增加消费,实际上也是指扩大市场的问题。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在事实上,市场的扩大会受到很多限制,因而市场扩大不能与生产的扩大相适应,以致造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在这方面马恩列斯也有很多论述。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曾说:“市场的扩大……赶不上不列颠工业的增长”,“必不可免地要引起新的危机”,“如果有一个大市场突然缩小,那么危机的来临必然加速,而目前中国的起义对英国正是会起这种影响。”(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2页。)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市场向广度和深度方面扩张的能力首先是受完全不同的、力量弱得多的规律支配的。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冲突成为不可避免的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7页。)马克思还指出:生产的发展,“需要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而生产比市场扩大得快”,“市场比生产扩大得慢;换句话说,在资本进行再生产时所经历的周期中,——会出现市场对于生产显得过于狭窄的时刻。”或者说,“新的市场——市场的不断扩大——可能很快被生产超过”,必然造成商品充斥市场,生产过剩发生。列宁、斯大林也有类似的论述。
第四,批发商业和货币信用的危机导致经济危机。马克思指出:“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注:《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40页。)就是说, 批发商业危机和货币信用危机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在大量生产中,直接购买者除个别的产业资本家外,只能是大商人。在一定的界限内,尽管再生产过程排出的商品还没有实际进入个人消费或生产消费,再生产过程还可以按相同的或扩大的规模进行。”(注:《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9页。)这样,商业和产业就会出现虚假的繁荣。而生产的极度扩张,又是借助信用来实现的。信用和产业资本本身的规模一同增大。例如,信用使工厂主、商人等都可以大大超过他们的资本从事经营;信用使货币形式上的回流不以实际回流的时间为转移,从而加速了资本在形式上的回流速度;等等。因此,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必然引起信用的扩大,而信用的膨胀反过来又促进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这一切都会使产业和商业资本家通过各种信用形式,获取追加资本,用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同时,在繁荣阶段,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的巨大增长和各种投机活动的大量兴起,又为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提出了强烈的需求。信用的繁荣导致产业和商业的繁荣,产业的繁荣进一步加强商业的繁荣。但是,手中堆积着大量商品的批发商的资本回流却非常缓慢,数量非常少,“以致银行催收贷款,或者为购买商品而开出的汇票在商品再卖出去以前已经到期,危机就会发生。……于是崩溃就爆发了,它一下子就结束了虚假的繁荣。”(注:《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41页。)实际上, 信用是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加速了经济危机爆发。
第五,主要消费品过剩导致经济危机。以棉布为例,如果棉布充斥市场造成市场停滞,会使织布厂主的再生产遭到破坏。首先表现在织布厂的工人对棉布和原来他们消费的其它商品来说,“现在只在较小的程度上是消费者,或者根本不是消费者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2页。)除此以外,还影响别的生产者:纺纱者、棉花种植业者、纱锭和织机的生产者、铁和煤的生产者等。所有这些人的再生产同样要遭到破坏,因为棉布的再生产是它们再生产的条件。“即使在他们自己的生产领域里没有生产过剩,就是说,即使那里生产的数量没有超过棉布工业销路畅通时所确定的合理的数量,这种情况也会发生。”(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3页。)什么原因呢?马克思继续分析说:“如果不仅棉布, 而且麻布,丝绸和呢绒都发生生产过剩,那么不难理解,这些为数不多但居主导地位的物品的生产过剩就会在整个市场上引起多少带普遍性的(相对的)生产过剩。”(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4页。)
第六,固定资本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马克思曾举例说,如果固定资本数量是既定的、不变的,由于原料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歉收,原料的量就会减少,价格增加,再生产就不能按原有规模继续进行,一部分固定资本就要闲置下来,部分工人失业,利润率下降。而事先确定的利息、地租仍旧不变,这样就有一部分不能支付。“于是发生危机。劳动危机和资本危机。”(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5页。)总之, 这是原料不足引发的危机。马克思说,撇开自然因素的影响不说,“原料不足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如果某个生产部门花费在机器等等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那部分追加资本过多,那么,虽然按原来的生产规模原料是够的,但按新的生产规模就不够了。因此,这种情况是由于追加资本不按比例地转化为资本的不同要素而产生的。这是固定资本生产过剩的情况,它所产生的现象正好同第一种情况(即原料歉收时)所产生的现象完全一样”,“或者,它们(危机)是以固定资本的生产过剩,因而,是以流动资本的相对生产不足为基础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5~126页。)
第七,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再生产所需正常比例关系遭到破坏,导致经济危机。马克思认为,资本的本性决定了市场经济不可能有合乎比例的生产。他说:“如果只是指资本有按照正确比例来分析自己的趋势,那么,由于资本无限度地追求超额劳动、超额生产率、超额消费等等,这同样有超越这种比例的必然趋势。”“在竞争中,资本的这种内在趋势表现为一种由他人的资本对它施加的强制,这种强制驱使它越过正确的比例而不断前进,前进!”(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97页。)因此, “资本既是合乎比例的生产的不断确立,又是这种生产的不断扬弃。但是,要求生产同时一齐按同一比例扩大,这就是向资本提出了决不是由资本本身产生的外部的要求;同时,一个生产部门超出现有的比例,就会使所有生产部门超出这种比例,而且超出的比例又各不相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98页。 )当生产所要求的正确比例或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时,经济危机的爆发就不可避免。
第八,生产的跳跃式发展导致经济危机。列宁说:“资本主义的生产,只能跳跃式地发展,即进两步退一点,有时甚至两步都退回来。”(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65页。)在列宁看来, 资本主义生产是为销售而生产,为市场而生产,“当着广大市场突然扩展到新的、前所未有的、广阔的范围时”,生产商品的数量不符合社会需要的可能性就特别大。这种对市场的疯狂追逐,必然引起巨大的破产。他说:“如果有几个这样的企业为了难以推测的市场上夺取地盘而展开疯狂的竞争,那么危机的到来还有什么奇怪呢?”(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66页。)
第九,进出口也可以导致经济危机。马克思指出:“关于进口和出口,应当指出,一切国家都会先后卷入危机”,因为“出口和进口过多,以致支付差额对一切国家来说都是逆差”,(注:《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56页。)从而引起黄金外流。 当危机爆发时,支付差额对每个国家来说,至少对每个商业发达的国家来说,都是逆差。因此,黄金外流的现象,总是像排炮一样,按照支付的序列,先后在这些国家发生。例如,“1857年,美国爆发了危机。于是黄金从英国流到美国。但是美国物价的涨风一停止,危机接着就在英国发生了。黄金又由美国流到英国。”(注:《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57页。)这种现象表明, 一切国家会同时出口过剩(生产过剩)和进口过剩(贸易过剩),物价会在一切国家上涨,信用会在一切国家过度膨胀。因此,“黄金流出的现象会在一切国家依次发生”,也就是经济危机会由于贸易的传递而在这些国家依次发生。
马恩列斯关于导致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还有其它一些。以上仅就九个方面作了简要的概括。这九个具体原因每个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按马恩列斯的观点来解释就是:竞争是资本家为获取最大的剩余价值而展开的,为在竞争中取胜,便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这一方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导致建立在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生产比例失调,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具体表现为固定资本生产过剩、主要消费品生产过剩。商品过剩从另一方面来说是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不足,发展结果是经济危机。而危机的爆发点则是商业和货币信用。但是“在货币市场上作为危机表现出来的,实际上不过是表现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本身的失常。”(注:《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54页。 )而进出口问题则表明经济危机具有“传染性”,进入世界市场的各国至少是商业发达的国家,一国经济发生危机,则必然引起普遍性的危机。而跳跃式发展不过是反映了世间一切事物发展的共性。

评论专区
   本站有缓存,一般1小时内能看到您的评论
相关文章:
168炒股学习网
一家专注为中小股民提供炒股入门知识的网站!
我们相信客户至上,并真诚为您服务!祝您投资愉快!
商务合作微信QQ:765565686,联系人:陈经理
版权所有:168chaogu.com,粤ICP备140986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