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炒股学习网 - 专注提供股票金融知识

(江淮汽车)看看其他媒体对严刚的评价

2018年8月31日  15:19:05 来源:168炒股学习网  阅读:1186人次

网友提问:

江淮汽车(600418)

2013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江淮同悦轿车生锈的问题,一时引起业界哗然。最直接的负面效应是销量的明显下滑。严刚临危受命,从江淮技术中心再次回到营销岗位,担任新成立的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营销公司总经理。面对困难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严刚选择“变革”。他推动江淮乘用车三次调整营销体系,拆分营销公司、梳理和悦和瑞风两大品牌体系、弱化大区管理体制、下放近70名部长、乘用车营销聚焦等等“变革举措。尤其是乘用车产品与营销聚焦到SUV和MPV两大品类上,及时抓住了SUV与MPV两个市场的风口。尽管2014年江淮乘用车销量仅为19.68万辆,同比下滑了4.54%,但下滑势头明显减弱。2015年,江淮汽车的销量高达316110辆,以同比增长76.8%的态势超额完成销量目标。2016年,江淮乘用车再次交出跑赢大市的成绩单,全年累计销量超过37万辆,超额完成36万辆年度目标。这三年,被业界称之为“江淮速度”,这其中,严刚是实际掌舵人。

网友回复

稳健投资就盈利:

事实是在他的带领下,股价从大于10元跌倒了5元,行业横向对比,销量被其它车企拉开了距离。老严,要努力创新才有希望。

kong0018:

眼光放远点,别一直看历史。

自知明自胜强9388:

这几段话出自《江淮汽车痛失大将,30年老兵严刚辞职北上!》一文。

自知明自胜强9388:

严刚履历

1988年7月进入江淮汽车制造厂工作。
2001年11月-2005年12月,任总经理助理,兼江淮商务车公司总经理。
2006年1月-2010年,任乘用车制造公司总经理、轿车营销公司总经理。
2010年至今,任副总经理,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

百度百科也是这样写的,但“2010年”这一时间点其实并不准确。严刚与戴茂方对换一事发生在2008年6月,可以跟戴茂方履历对照着看。

戴茂方履历

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 - 任安徽江淮汽车底盘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
2008年6月至2013年1月 - 任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乘用车公司总经理,
2012年12月至今 - 任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
现任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自知明自胜强9388:

从严刚履历来看,他在进入技术中心时,本是一个研发“素人”,没有正式头衔,直至2010年才被正式任命为“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所以其履历上才把进入技术中心的时间写成“2010年”。

严刚自2001年起,就干乘用车制造和营销,最后到技术中心历练几年,就研产销俱全了,论资历之完整,四大副总无出其右。况且按照当时的设想,乘用车毫无疑问占江淮公司销量大头。

股友0RPK7J:

安进,势把江淮搞倒闭才罢休!

自知明自胜强9388:

2008年6月,江淮宾悦已经上市,正在试制同悦,2008年底同悦上市。而和悦的开发也接近尾声。

江淮开发轿车没请外援,那么,主持江淮轿车开发的是谁?时任乘用车研究院副院长的任国清透露,那是戴茂方。

任国清:其实研发中心的建设倾注着戴总的心血。

任国清:我们原来的传统产品设计,原来就是觉得哪个好拷贝一下就行,其实不一样。可能从一开始就要关注怎么制定性能,然后怎么一步步的从部件对标设计。我们江淮有这样的一系列产品流程,这也是在戴总亲自指导、要求下做的。整个有一千多份设计流程,整个的设计有上万份;这样保证产品性能、保证产品投放市场。

自知明自胜强9388:

发表于 2018-08-3018:15:04和悦的上市在2009年底。因此从时间上推算,戴茂方离开技术中心时,和悦的工程开发大致完成,而和悦量产化试制工作又在戴茂方任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时完成。跟后来二代早期几款产品相比,例如S5、A30、S3等,和悦的成熟度是相当高的。

二代早期产品谁主持开发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任国清,任受到严刚重用,短短几年就从乘研院副院长升至院长,又升至技术中心副主任。那几年任经常接受媒体专访,为江淮研发代言,但这几年销声匿迹,据说离职了,网上还有传言,说是去了众泰。这么重量级的研发高管,按理应该更上一层楼,更大牌的公司,或者更高级的职务,不该默默无闻啊。

从2013年开始,江淮研发启动了一系列项目,全面开花,进入...

自知明自胜强9388:

发表于 2018-08-3019:12:04重卡 - 江淮格尔发起步于韩国现代的部分技术资料,后因双方合作终止,江淮不得不独立开发重卡。韩国重卡源自戴姆勒-克莱斯勒技术,所以当时格尔发标榜号称“戴克”基因。但是,戴克技术水土不服,第一代格尔发于2005年投放市场后,因不适应中国道路而停产改造。第二代格尔发于2007年完成,开始几年都徘徊在1万辆水平,常与华菱为伍。2010-2011年因“4万亿”刺激,曾冲高至2万和3万辆,但2012年就回落了。

当时江淮的计划,是跟纳威司达合资,把格尔发资产打包注入合资公司。这应该是“江淮教父”的“战略”,因为,2012年安进上台第一项重大举措,就是把格尔发业务从赵厚柱负责的商用车公司独立出来,任命了...

杨小沐:

有啥用,股价代表别人的认可

zmzmzmzmzm:

江淮到底谁搞垮的???
严刚还是安进?

zmzmzmzmzm:

是谁把定增资金也套到割肉????

为什么利空与股价下跌配合得那么到位???

难道董事长还没副总的权利大??

评论专区
   本站有缓存,一般1小时内能看到您的评论
相关文章:
168炒股学习网
一家专注为中小股民提供炒股入门知识的网站!
我们相信客户至上,并真诚为您服务!祝您投资愉快!
商务合作微信QQ:765565686,联系人:陈经理
版权所有:168chaogu.com,粤ICP备140986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