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双鹭药业(002038)辅助用药变身合理用药重点监控什么?
“辅助用药”改为了“合理用药”,从医生开药源头卡住中成药处方,其实政策制定更加科学了。 首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于本月1日公布,奥拉西坦、脑苷肌肽等20个品种收录其中,共涉及176家企业470个药品批号,总市场规模约500亿元。在长达半年谈判后,涉及20个品种的用药目录终于问世。然而与市场预期相反,目录名称已由“辅助用药”改为了“合理用药”。更出乎意料的是,此前被视为辅助用药严控对象的中药类药品,却没有入选目录。2018年末国家卫健委的“征集令”,被市场解读为对辅助类中成药的“斩首行动”。这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中药注射液长期占据医院处方的大头,是众多国内药企的主营产品和“摇钱树”,也是各地医保基金的“消耗大户”,更是屡禁不绝的药品回扣的重灾区。但是此次公布的第一批目录,却绝口不提“辅助用药”的称呼,也没有中成药品种上榜,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什么是辅助用药?即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有效性待商
网友回复
股友OlRUpK:
国家出台辅助用药目录的想法由来已久。一方面,政府希望控制辅助类药品在医保中的报销份额,减少不合理支出;另一方面,在医改大背景下,政府要求医药分家,降低药占比,辅助用药必然是缩减重点。
尽管师出有名,但对于是否要制定辅助用药监管目录,业内一直颇有争议。最大的争议点在于,究竟什么样的药算是辅助用药?“辅助用药不像医用耗材那么好界定,我觉得无法准确指出哪些药属于辅助用药。”上海某大型公立医院的一位普外科医生这样说到。
由于不同的药品在不同的临床应用中效果不一,无法给出一个关于“辅助用药”的明确定义。比如说,免疫调节药胸腺肽,在很多地方的综合医院被认为是辅助用药,但在肿瘤医院却属于治疗性药物。在复杂的医疗应用场景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就意味着,如果贸然将某一类药品列入辅助用药目录,很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这类药品停产退市,辅助用药的污名化由来已久,这种可能性完全存在。
股友OlRUpK:
值得庆幸的是,这次被列入目录的20种药品,并没有被冠上“辅助用药”的名号,而被统称为“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郭云沛对此非常赞赏。他认为,目录名称上的改变,就是一次重大进步。
之前叫辅助用药目录,监控的是制药企业。现在叫合理用药目录,监控的眼睛已经从企业看向医院,从看企业的医药销售人员,转为看医生手里的那支笔,不乱开药,不开大处方,这是很大的进步。
股友OlRUpK:
中成药为何没有出现在第一批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的目录之中?
今年2月,网上曾经流传出一份国家辅助用药目录初选版本,总共涉及73个品种,中药类品种占据绝对大头,其中又以中药注射剂为最。纳入初选版本目录的中药注射液以心脑血管用药、肿瘤用药为主,其他辅助类以免疫调节、神经营养剂、心脑血管用药为主。尤其是活血化瘀类中药,在排名前十个辅助用药中占了六个。
由于市场公关能力强大,这些药品常年盘踞在销售榜单前列,被称为“中国神药”,是医保控费的心头大患。诸如注射用血栓通、丹红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品种,皆由单个药企百分百垄断,年销售额动辄数十亿元。而根据此前医学界智库的数据统计,“中国神药”每年浪费的金额高达9600亿元。
但即便不在目录之内,文件还是从医生用药角度对中药类品种做了补充规范。文件明确指出,对于中医类别外的医师,需要经过不少于一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才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而如果想要开具中药饮片处方,条件则更为严苛。
这条规定的力度,需要结合其它数据才能显示。截止2017年底,全国中医类别执业医师52.7万人,仅占全国执业医师总数的15%。而据此前的媒体报道,大约70%的中成药是由西医开出。这也意味着,如果真要严格执行的话,绝大多数医院的中成药处方至少在一年内无法开出。
或许,上述卡住医生用药源头的约束手段,较之将具体中药品种直接列入监控名单,对中药类辅助用药的市场更具杀伤力。更何况,此次首批目录未录入中成药,未来第二、第三批目录很可能会录入中成药。
中成药为何没有出现在第一批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的目录之中?
今年2月,网上曾经流传出一份国家辅助用药目录初选版本,总共涉及73个品种,中药类品种占据绝对大头,其中又以中药注射剂为最。纳入初选版本目录的中药注射液以心脑血管用药、肿瘤用药为主,其他辅助类以免疫调节、神经营养剂、心脑血管用药为主。尤其是活血化瘀类中药,在排名前十个辅助用药中占了六个。
由于市场公关能力强大,这些药品常年盘踞在销售榜单前列,被称为“中国神药”,是医保控费的心头大患。诸如注射用血栓通、丹红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品种,皆由单个药企百分百垄断,年销售额动辄数十亿元。而根据此前医学界智库的数据统计,“中国神药”每年浪费的金额高达9...
股友OlRUpK:
国家医保目录于2000年正式发布,曾在2004年、2009年和2017年都做过调整,每次调整都会对各省市的医保目录制订产生指导作用,进而直接影响药企生死。
这次被纳入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的20个品种,基本都在国家或地方的医保目录之内。比如说年销售额破百亿的神经节苷脂,因为适应症极其广泛,被全国17个省纳入医保目录。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同样适用于多种症状,被全国28个省纳入医保目录。还有脑蛋白水解物,在全国27个省的医保目录中。
以上这些药物因为进了医保,销售火爆,是各地重点药品监控目录中的常客。
先出辅助用药目录,再调整医保目录,这套流程是已经设定好的,意图其实已经很明显了。国家这次是铁了心,要把所有无疗效的或者无经济学优势治疗方案统统控制住,这一块大概浪费了30%的医保支付。这一块支付会节约下来,留给有意义的重大疾病用药。
股友OlRUpK:
""""-由于不同的药品在不同的临床应用中效果不一,无法给出一个关于“辅助用药”的明确定义。比如说,免疫调节药"[胸腺肽],在很多地方的综合医院被认为是辅助用药,但在肿瘤医院却属于治疗性药物。在复杂的医疗应用场景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就意味着,如果贸然将某一类药品列入辅助用药目录,很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这类药品停产退市,辅助用药的污名化由来已久,这种可能性完全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