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艳阳天
来源:首条财经--首财研究院
医药江湖,总是不缺话题感。
比如眼下这场“离职潮”。
企业与个人间的利益取舍、方向碰撞、趋势裹挟,最终编织出一副医改大场景下的激荡画卷。
高管换血,当然不是简单的迎来送往。
血雨腥风、鸿蒙初开之时,如何穿越迷雾、能否透过热闹看透门道,预警问题隐患、预判价值前景呢?
01药圈黑天鹅与高管离职潮
新京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约150家生物医药上市企业的高管离职。
其中,复星医药、上海医药、九州通、白云山、国药一致、海王生物、南京医药等32家企业营收过百亿。
高级别震荡,尤为招眼。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仅总裁、副总裁级别,今年前三季度,就有包括健民集团、复星医药、康恩贝、海正药业等在内的34家上市公司出现变动。
以复星医药为例,短短半年时间就有5位高管离职,且多位高管任职时间不到一年。
作为医药健康全产业链的知名企业,其与恒瑞医药并称创新药企转型代表。
然即使经历6、7月的持续高涨,市值仍被恒瑞远远甩开。
截止10月20日收盘,其市值1509.6亿元,不足后者三分之一。
相比之下,医药费更为亮眼些。
2019年复星医药销售费达98.47亿元,仅次于上海医药,排名上市药企亚军。
范围广、频次高、名企带头,如何来审视这场离职大潮呢?
表面看,“个人原因”是高频字眼。
细品,则另有端倪。
虽说变化是万物常态。
但2020年,药圈的黑天鹅还是来的猛了些。
中康CMH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国内药品终端市场下滑。
预计2020年全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约1.78万亿元,较2019年下降2.3%。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也显示,截至2020年5月,医药行业亏损总额达130.4亿元,已超2019全年亏损总额的80%。
显然,疫情只是红火了一小部分相关企业。
多数企业仍在艰难转型重生。
而抛开疫情这支催化剂,政策层面、经济趋势带动的行业洗牌才是关键。
专家认为,生物医药行业的高管离职潮与近几年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医保调整、打击带金销售等政策推动不无关系。
经济下行、行业监管趋严叠加,药企优胜劣汰的赛马模式凸显。
无论长期的转型能力匹配还是短期的业绩之压,高管震荡换血在情理之中。
02业绩股价双困 三生国健苦日子
9月24日,三生国健公告:公司副总经理倪华因个人原因辞去副总经理职务。
2020年7月22日,三生国健才正式登陆科创板。
短短两月,就换掉一个主力舵手,怎不让人浮想联翩。
业绩变脸或是一个考量。
2020年8月18日,三生国健首份上市后财报显示:上半年营收3.51亿元,同期减少32.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76.68万元,同期减少429.61%。
同频暗淡的,还有股价。
遥想上市时,三生国健身披“高瓴资本”光环,发行价28.18元,首日涨幅达91.98%,当日收盘价54.1元/股,一时风头无两。
然之后,便一路震荡下行。
截止10月20日收盘,股价30.91元,离发行价已近在咫尺。
是否会遭遇尴尬破发,值得关注。
对于业绩变动,三生国健解释是市场竞争及新冠影响,核心产品“益赛普”主要竞争对手进入医保,销售受冲击所致。
公开信息显示,益赛普主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银屑病。
自2005年获批上市后,受益于海量市场及高额价格,其销售收入是三生国健最主要的营收来源,占比超99%,毛利率高达90%左右。
不过,“躺赚”15年的好日子正在终结。
随着修美乐等竞品纳入医保,且价格大幅下调,“贵族药”越来越“平民价”。
2019年,全球“药王”阿达木单抗放下身段,以1290元/支价格挤进医保目录。
此前,受医改降价大趋势影响,其曾主动将价格由7586元/支调至3160元/支。
此次为入医保,修美乐价格再降59.18%。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中国医疗市场的超级支付方,医保之于创新药无疑一张关键“入场券”。
进不进医保目录,背后是一场艰难的量价博弈。
像修美乐这样很快有多个仿制药出来的品种,降价压力也很大,不如先发制人。
这也是一个行业共识。
比如一线进口生物制剂雅美罗,也在2019年初将重庆、江苏、北京等省市的挂网供货价大调整,降至830元/支。
这意味着,其年治疗费用与益赛普价格相当甚至更低。
要知道,雅美罗(托珠单抗注射液)是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线生物制剂,上市以来积累大量临床安全数据。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刘毅表示,国内目前唯一获批的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除起效快、关节症状疗效突出,还能有效控制全身炎症水平,改善贫血、抑郁等系统表现,使患者综合获益。
上述提质降价的蝴蝶效应,均来自政策端的持续发力。
2019年4月,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
在调整原则中特别提到:“在满足有效性、安全性等前提下,价格(费用)与药品目录内现有品种相当或较低的,可以通过常规方式纳入目录”。
大竞品降维打击,行业洗牌蝶变,三生国健受冲击严重。
三生国健招股书中曾测算: 如益赛普因市场竞争加大而出现销量下降,销量下降5%-40%,对应营业收入将下降4.9%-38.9%,税前利润将下降10.9%-86.9%。
还有利空时间表:益赛普专利保护即将在2021年到期,后续仿制药似乎已在磨刀霍霍。
显然,医改普惠性质,搅动了“贵族药”竞争格局。
三生国健不能再继续“吃老底”,然细观其产品结构,凸显单一短板、后继无“药”困窘。
两款上市产品中,一款用于预防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人源化抗CD25单抗(健尼哌),2019年10月上市销售,年度销售收入仅约190.23万元,招股书指出,由于该药物市场规模较小未能带来太多收益。
另一款产品国产抗HER2单抗伊尼妥单抗(赛普汀),2020年6月刚获批上市,用于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即罗氏曲妥珠单抗(赫赛汀)的生物类似药。
不过,与“前浪”益赛普相比,赛普汀的国产首发优势也不突出。
一是其原研药赫赛汀2002 年就在中国上市,并进入 2019 年国家医保目录乙类;二是复宏汉霖、正大天晴的同类单抗药品也在加速研发,即将呼之欲出。
前狼后虎,是否能扛起主力营收大旗,值得考量。
当然,也有可贵之变。
比如转型发展CDMO。
据悉,三生国健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科技密集型程度高、符合欧盟建设和质控标准的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生产线,总工作产能达到38000L。
上述实力,正是三生国健做CDMO服务的关键优势。
也或基于此,今年3月高瓴资本大举加持三生国健母公司三生制药股份至9%。
业内认为,高瓴资本重企业、更重赛道,此前其已入股药明康德、凯莱英等CMO/CDMO公司。
以行业龙头药明康德为例,其市值已超2600亿,年内股价涨幅近8成。
只是,期许毕竟只是期许。
尽管转型CDMO企业不失一个好选择,但其现实业务仍处弱小阶段。
2017-2019年的CDMO服务收入依次为813.49万元、1,100.38万元和1,199.63万元,尚不足总营收的1%。
10月18日晚间,三生国健发布2020年三季报:营收约5.86亿元,同比下降22.35%;归属净利润约-5689.72万元,同比下降202.75%,同比由盈转亏。
烈火重塑来的够猛、够持久。
颓势何时结束?是否仍会深化?
不得而知。
但可肯定的是,留给其腾挪改变的时间并不宽裕,转型步伐必须高效、精准、快速。
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转变方向正确,升级蝶变也需久久为功。
看看产品端表现,显然三生国健在为往期短视逐利、单一经营买单。
大力出奇迹总是少数,苦日子、难日子或将持续一段时间。
03哈药集团六连降 快钱不好挣
相比之下,同样经历高管换血的汉森制药兵强马壮,就豪横不少。
9月29日,汉森制药披露:豪掷一亿元购置房产。
蓄势大健康,一直是汉森试图打破的发展边界。
何时出圈转向房产了?
不乏吐槽。
然前庭信步者,毕竟是少数。
来看另一主角哈药集团。
公开信息显示,哈药业务涵盖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生物制剂、中药、保健品等领域,拥有“三精”、“盖中盖”等著名品牌,产品涵盖抗感染、心脑血管、感冒药、消化系统、抗肿瘤药及营养补充剂等。
遗憾的是,作为医药业首家上市公司、一家综合性药企,哈药股份却没能呈现出大哥应有气势,连续六年营收下降。
2013年-2018年,哈药股份营收分别为180.92亿元、165.09亿元、158.56亿元、141.27亿元、120.18亿元、108.14亿元。
净利方面,2016年达到7.88亿元高峰后便开始下滑,2017年-2019年净利分别为4.07亿元、3.46亿元、5581.21万元,同比下滑幅度分别为48.36%、14.95%、83.88%。
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收48.09亿元,同比下滑12.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3亿元,同比下滑687.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4.11亿元,同比减少19.16%。
细分看,除了疫情影响,行业持续变革也给哈药带来种种不适,几大主业都在“遇冷”。
因部分地区禁止用医保购买或下架医保药店里的保健食品,保健品业务受挫;
受限抗政策、取消门诊输液、产品中标价格持续走低等原因影响,抗感染类产品的销量和售价有所降低;
受集采等政策及环保影响,化学原料药产销量均有所降低;心脑血管类别则因部分重点品种因纳入重点监控目录、被调出2019版医保目录、省份取消基药增补等原因导致市场容量萎缩。
面对不利局面,哈药集团也曾试图在主业之外,拓展业务边界。
遗憾的是,或运气不佳或经验不足,哈药品品尝了马失前蹄之痛。
比如在对美国GNC优先股的投资中,账面损失或达11.65亿元。
显然,快钱并不好挣。
2020年6月10日,哈药集团副总经理高磊辞职。
2019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刘帮民、吴志军、周行、魏双莹4位副总经理已离任。
除吴志军外,三人离职原因均为“个人原因”,其中刘帮民在职时间仅19天。
医药规划战略专家史立臣指出,此番人事变动和业绩目标的达成,多数与不及预期有直接关系。
药企管理人员的经营思维模式已不适合现在医药企业的竞争状况。
在变动时期,高管的决策能力和对于市场、政策的认知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药企生死存亡。
如果公司高管无法突破原有思维定式,给公司业绩带来新增长点,必然导致其黯然离场。
04华海药业蝶变 拥抱良币效应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多元发展没有问题,并购模式也未尝不可,但企业根本之变还应是精进主业,找准发展脉络。
医药本身是一个沉淀度高、专业性强的产业。
核心竞争力不是“买”能解决的,归根结底要产品初心、长线研发。
想来,这也是三生国健,汉森制药乃至整个药圈思考的话题。
掐指算来,发轫于2009年的医改大潮已10年有余,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分级诊疗、医改目录调整、打击带金销售、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系列措施层层推进,刀刀直击行业之弊,提质降价、鼓励创新、良币驱逐劣币、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意图明显。
面对行业系统性之变,企业无论大小强弱,都无躺赢可能。
今年上半年,345家A股上市生物医药企业中,有195家企业营收出现同比下降,占比超半数,净利润出现同比下降的企业为167家。
抛开疫情影响,这也符合医改大环境。
一句提质降价,自然影响企业经营业绩。
数据显示,2019年医保准入谈判中,70个新增药品纳入医保乙类,价格平均降幅60.7%,另有27个原谈判药品续约成功,平均降幅26.4%。
目前,第三批带量采购启动在即。
从已完成首轮药店集采的广东省看,多个厂家以4+7中标价格甚至低于中标价向药店供货,药价平均降幅达61.2%。
时代一粒沙,落在个体头上,就是一座山。
集采常态化势不可挡,药企为保有市场份额,就不得不顺应薄利趋势。
如想提升利润,降低销售费,提升创新研发能力,聚焦创新药的高附加值是最直接策略。
简言之,创新力变成为行业常态。
一些顺势先行者,已经开始收获。
半年报显示,华海药业半年研发费高达2.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01%,占营收比重达6.98%;2017年至2019年,公司研发总支出更达到12.17亿元。
一掷千金,也换来产品研发管线的多面开花。
3月6日,华海药业公告:两款产品阿立哌唑片、恩替卡韦片收到《药品注册批件》,用于治疗精神分裂和乙肝。
7月底,华海药业收到美国FDA通知,盐酸哌甲酯片的新药简略申请获批。
8月,公司控股子公司华奥泰生物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重组全人源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9月25日,子公司华博生物及上海华奥泰的HOT-1030注射液项目获批临床试验,拟用于治疗晚期恶性实体肿瘤。
另一方面,华海药业的销售费用在大幅下降,从2018年的12.94亿降至2019年的9.61亿,降幅25.7%。
升降之间,改变也顺道渠成。
9月30日,华海药业发布2020 年三季报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亿,环比增长60%。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3月16日,原副总裁杨永涛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
7月3日晚,原副总裁张家艾因个人原因辞职。
05转型阵痛 时间之花
大海航行靠舵手。
尤其是身处惊涛骇浪间,更考验掌舵人的前瞻力及综合驾驭能力。
能者上、庸者下;新兴力量走向前台,底气不足及厌倦者退出。
想来,这种新陈代谢也是应有之事。
新鲜血液,带来新思想新动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值警惕的是,换血也有一个度的问题。
过于频繁的高层换血会造成企业战略缺乏持续,进而损耗人物财力及宝贵机会。
而作为高管,如想位置坐的稳、最大限度消逝企业转型阵痛,前瞻眼光、高效布局是重中之重。
那么,未来医药领域的增量在哪里?
逐本溯源,在于结构优化与创新驱动。
实际上,企业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精细工程。
一方面,对研发能力、成本控制、品种储备和现金流等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也考验不同层级医药人的经验能力匹配、战略战术驾驭能力。
种一棵树,最好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变局已来,避无可避。
短视短利而为亦或深耕时间之花,个中取舍,首条财经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首条财经原创
(来源:首条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