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炒股学习网 - 专注提供股票金融知识

巴曙松:从“沪港通”到“深港通”:市场趋势与战略定位

2016年12月15日  15:17:02 来源:168炒股学习网  阅读:3559人次

文/巴曙松

第一,“深港通”和“沪港通”奠定了“共同市场”的基本框架。

考察“深港通”、“沪港通”,要从不同时期中国资本市场以及整个金融市场开放的大背景下来探讨。不同时期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所采取的主要战略,对应着香港资本市场开放形式的不同,和金融市场发展的路径的差异。

香港金融市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90年代,那时中国经济开始起飞,大量的国企急需资本金,香港发挥了把国际资本和国内想筹集资本的企业链接在一起的作用。而因为这一功能,香港成功地从一个区域型的经济中心跃升为了国际金融中心。当时的香港市场成为了一个离岸集资中心,独立于内地市场,这个功能也一直保持到了今天。2015年香港交易所是全球IPO第一名,2016年应该还是第一名。

第二个阶段是2001-2010年,内地资本市场发展,股权分置改革,流动性显著提高,这个时期对外开放的主要路径是QFII(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和QDII(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第三个阶段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开放时代。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下,人民币在贸易结算和支付领域的使用不断地扩展。与此同时,直接投资通道也在扩容,即RQFII的获批(RMB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再加上人民币汇率定价权已落入离岸市场,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和以人民币标价的股票、债券,共同形成了一个人民币资产定价的中心。因而“沪港通”启动,特别是“深港通”的启动,搭建了一个基本的共同市场平台。

为什么说特别是“深港通”开通的影响尤其重要?因为“深港通”在延续”沪港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不少新的突破——扩大了上市公司的覆盖范围,取消了交易总额限制,引入了保险公司等新的机构投资者。同时,在满足基本的适当性要求的前提下,如果一个投资者拥有三家交易所中间的任一交易账户,就能相对便捷地在另外一家交易所投资。通过在“深港通”和“沪港通”范围内的交易覆盖,三个交易所市场就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我们通常会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其实,股市要很好地发挥晴雨表的功能,客观上需要股市的上市公司结构与整个经济结构大致一致。目前,在港深沪三个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中,应当说各自有所侧重,但是如何把三个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加总起来评估其行业结构,应当说,可以更好地体现中国当前经济转型阶段的行业结构,因而也可以更好地反映整个经济的走势。

这个共同市场平台的存在有何意义呢?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在进行资产国际配置的时候,需要这样一个高效率的平台。目前中国居民的资产结构仍以房地产和银行储蓄为主。当前中国房地产的市值又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呢?不同的口径测试、计算结果不一样。将几个不同的计算口径进行简单算术平均后,得到的市值大概在270万亿元人民币。居民可投资资产约为100万亿,而深圳、上海、香港三家证券交易所各自的市值,加起来70万亿。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资产总量,大家试想一下,如果居民按照其房地产总资产270万亿的10%,也就是27万亿去香港市场做资产配置,基本上就足够把香港的市场买下来了,可见居民进行资产多元化和国际化配置的需求,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在明显的提高。银行的储蓄也存在类似局面。

企业的情况也是如此。2016年来看,中国企业对国际市场的投资首次超过了外资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而这也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指标,意味着中国的企业正式迈入了国际资产配置的阶段。在国际资产配置的过程中,最好是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平台来进行整合、并购。

在“深港通”的政策创新中,除了取消总额限制之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即允许保险资金入市。而在“沪港通”开通阶段,出于审慎考虑,当时保险公司的资金是不能投资“沪港通”的。保险资金多数是中长期资金,在资产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的环境下,保险资金在配置资产时面临极大的挑战。中国的保险公司过度集中在单一市场、单一货币、单一金融产品的组合上,风险非常大。目前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国际化程度非常低,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对海外投资限制是15%,而2015年保险公司对外投资比例加总起来仅为2.02%,而“沪港通”和“深港通”则给它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保监会发布的针对保险公司参与“沪港通”投资的文件《关于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的监管口径》来看,保险监管部门没有把该投资产品计算到该保险公司对外投资的额度中,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如果通过发行产品投资“深港通”,将不占用国际市场投资额度。由此拓宽了保险资金参与香港股票市场的投资方式,有利于保险机构更为灵活地选择投资标的,优化资产配置结构,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在进行资产国际配置时的确需要一个高效率的平台。

同时,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也有这样配置的需求。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资产管理行业呈现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主动型管理资产业绩呈下滑趋势且规模不断缩水,与此同时被动型管理的资产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根据黑石集团10月的统计,其最新的管理规模达到了5万亿美元,其中很大程度上由于是被动型管理资产规模的增长,即跟踪一些主要的指数。

如果中国的市场和人民币计价资产能被这些全球主要的被动型指数纳入到整个投资的标的中,就能吸引大量的资金流入。应该说,中国这个富有活力的市场,离加入这些主要指数只有一步之遥。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造成了很多指数基金的恐慌情绪,比如千股跌停,导致实盘交易几乎没有流动性;同时又限制股指期货开仓,使得很多风险管理的策略难以实施,于是一些国际市场的基金经理便担心资金进出的不方便。“沪港通”、“深港通”的启动,对这一部分基金投资中国市场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也有利于推动中国市场加入MSCI等国际主要指数。

谈及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中未来金融业发展趋势和空间比较大的领域,几乎可以肯定地说,金融市场的双方开放和人民币“走出去”,将是未来增长空间非常大的领域。与中国外贸占全球份额相比较,若用完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可流出额度,占国际资本市场市值的比重也仅为0.1%;若用完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可流入额度,也只占中国市场市值的3%。

所以,与中国实体经济整体规模相比,这还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口。为什么我用0.X%表示? 因为最近债券市场总额度流动取消,具体细则还在讨论之中,但是结论不改变,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空间很大。

大家在讨论中经常提到,除了“沪港通”、“深港通”,还有没有其他“通”?比如“沪伦通”。从“沪港通”的经验和很多交易所的互联互通情况来看,互联互通有成功的案例,比如“沪港通”,也有启动之后又停止的案例,比如“新伦通”(新加坡和伦敦交易所的连通),以及台北与新加坡的交易所联通。为什么?因为互联互通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在于投资者对于对方市场的上市公司和金融产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其中至少一方的市场有开放的现实需要。香港市场则占据了这个优势,从下图中的数字可以看到,在香港交易所1926上市公司中,有很多是国内投资者非常熟悉和了解的公司,而内地上市企业的日均交易量占比则高达71%,。目前恒生指数的50只成份股中,有24只来自于内地公司,许多上市公司,其主要收入来源都直接间接与中国内地相关。

第二,“深港通”和“沪港通”使得香港不仅成为一个全球投资的目标市场,也成为了一个内外交汇的门户市场

总体来看,香港市场的特点是,交易所产品相对丰富,能够支持多种交易策略。国内投资者进行国际投资,首先以香港作为门户进行投资;而国际投资者也以香港作为门户来进入国内市场。“深港通”、“沪港通”的开通所搭建的这个平台,就实现了这个效果。

为什么我们不直接投资于国际市场,而要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呢?随着投资者的投资理念越来越开放,是不是“深港通”、“沪港通”的框架就没有用而可以取消了?目前交付来,并不是的。在所有投资者中,总有一部分敢于探索的投资者,他们敢于承担高风险,专业知识也比较丰富,就直接到香港、纽约、伦敦进行投资了。但还有一部分投资理念较为传统保守的投资者,不愿意直接去国际市场投资,觉得在国内投资股票、房地产和一些理财产品也就足够。而处于这两类之间的这部分投资者,他们想进行一定的国际资产配置,但是又不愿意去花很大的成本去熟悉完全不同的交易习惯和交易制度,“沪港通”、“深港通”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用原来的交易习惯来继续交易的制度框架。

为什么我认为应当在加大内地资本市场开放的同时,要大力推介“深港通”,让内地的投资者多了解香港市场?我在香港曾见到很多在国内投资还算成功的投资者,到香港市场投资后却遭遇了重创,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不熟悉新市场的游戏规则。香港的产品比较丰富,是一个做空机制和再融资机制较为灵活的开放市场。而内地的一些投资理念如以大规模资金进入来大幅拉高股价等通常的做法,在香港这个开放的市场中很大程度上是行不通的。即使不考虑监管方监控力度的加强,就从市场本身来说,由于其开放性和多元化的交易策略,就自然生成了一个平衡机制。

从上图可以看出,香港市场的再融资一般比IPO首发融资金额更高。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增发无须交易所审批,根据市场需求决定,最快可在一天之内完成。香港市场的优势之一就是融资非常灵活。

但在一些“沪港通”、“深港通”的两地讨论会上,由于文化和制度上差异的存在,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比如很多人经常会说,香港市场可能存在上市公司抽水的情况,老千股的情况。不可否认,实际中确实存在抽水的情况、老千股的情况,也确实应该加强监管,加强打击,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大家都认可的一个理念是,碰到这类公司,要加强监管。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思路可以考虑。第一个思路是,成立一个审批委员会,所有上市公司要再融资都要到委员会登记和评估,若有一次违反市场规则,则停止该公司一切活动,由委员会介入调查,一调查就是两三个月。而另外一个思路是,增强信息披露,提供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机制,维护上市公司融资的灵活性,告知投资者要远离和防范这类抽水企业,学会保护自己的投资利益,尊重市场。然而这两种理念的冲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长期存在。

从行业分布来看,香港与深圳、上海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各有优势和劣势。港股行业排名中在2015年处于前三位的是金融、地产、消费品行业。

从参与主体的构成来看还存在较大差异,内地还是以散户为主的市场,而香港市场则是机构投资者占主导。由于投资主体构成的较大差异,两地市场的差异依旧会长期存在。

在“深港通”、“沪港通”连通之后,大家通常认为,两个水面高度不一样的湖连在一起,湖面高度会逐渐齐平。理论上可能是这样,但实际上,“沪港通”连通之后,在一段时间之内,两地股票的价格差异反而更大了。所以,即使“深港通”连通了,但并没有改变其交易习惯和市场规律,还是两个不同的市场。“深港通”启动之后,两个市场的差异还会存在。

香港市场上的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不仅支持了上市公司进一步的发展,可以通过增发、可转换债券、普通债券等等,同时也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总体来看,上海、深圳、香港三家交易所都是全球前十大的交易所。但是,分开来看,仍与国际主要交易所上市公司总市值存在显著的差异,每天的股票成交额也有较大的差异。为什么一些优质的企业宁可耗费更多成本也要到纽交所上市?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纽约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总市值和股票成交量确实比较大。虽然中国三家交易所在全球排前十名,但是它们是相互分割的,没有形成共同流动性。这三家交易所连起来之后,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总市值达70万亿的交易平台的共同市场,成交额已接近纽交所,基本上就可以成为全球最领先的、流通性最好的交易平台。

未来,港深沪三大交易所连通形成的共同市场,还可以带来更多新的故事,绝不只是停留于二级市场。这三家交易所形成的共同市场是一个有深度、交易量和投资者群体较为庞大的市场。由此以来,依托于中国庞大的市场,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市场的门户市场,就拥有非常强大的谈判能力,能和全世界各个行业的最优秀的上市公司谈判。既然二级市场可以互连互通,我们只需要再往前迈半步——从二级市场的互连互通,延伸到一级市场,全球各个行业一流的上市公司都可以到港交所来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募股),还可以同时向在深交所和上交所开户的投资者发行股票,发行完之后可以继续交易。这样就把投资者和消费者联接在了一起,同时保证了流动性,这对很多公司可以产生非常强大的吸引力。

从人民币的角度看,如果可以实现这种可控状况下的新股通,实际上就对于资本项目可兑换中的一个项目“非居民在中国市场的股票发行”取得了突破,从而以可控的方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的提高。

三家交易所的连通为不同的公司提供了不同的选项,应选择在哪里挂牌成了企业应该考虑的问题。无论是在境内还是在境外上市,企业通常要考虑以下三方面:市场环境、上市过程和上市以后的影响。上图对比分析了在境内以及国际市场上市各个环节的优势。

上图将内地、香港和美国上市条件进行了对比梳理,内地企业在选择交易所的时候,通常都需要根据公司所属的行业、发展的阶段,与内地、香港和美国交易所的基本上市条件匹配后再决定在哪里上市。最近国内一家叫互联网公司,通过了港交所的上市聆讯。这家公司实际是亏损的,达不到在境内上市的条件,那为什么香港能够批准其上市?因为在上市过程中,没有使用盈利测试,而使用了“市值/收入/现金流测试”这个标准。这就体现了三家交易所所在的三个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上市标准,而这些标准的不同也给企业选择交易所提供了可能。

再举个例子,由于餐厅的现金流和利润很难确认,所以内地餐厅若想要上市,中国证监会的发审委便会反复问询现金流与利润情况。而在香港市场,企业只要提供足够多有关企业自身情况的信息,只要投资者愿意买资助判断是否买你的股票,达到基本的标准之后就可以上市。

那么一家企业到底在哪里上市比较好?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一是上市地市场的特点,包括市场规模与交易量、监管透明度和法制环境、上市融资效率等;二是企业的特点,包括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以及该行业是否受到政府对外资的限制,以及是否涉及国家安全、业务规模和股东结构等方面。

同时,从上市的审批制度来看,香港市场强调的是以披露为本的市场化运作,一般可预期上市时间表。2016年1月份到9月底,IPO接受申请和申请被拒的比例是232:9,处理中的上市申请有140例。从申请上市到发出首次意见函的平均所需日是17天,上市前咨询至发出书面回复平均所需日是6天,非常高效,而且内部有防火墙。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的有在3个月以内完成的,像邮储银行、中国再保险;长于3个月的,基本上是4至6个月左右。

第一部分讲了“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共同市场”的基本框架,第二部分讲了香港市场的特点。

第三,“沪港通”平稳运行两年来,有哪些趋势值得“深港通”参考?

关于互联互通形成的“共同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1、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基础得以扩大。以前,一个上市公司的投资者群体,可能要么是来自深圳,要么是来自上海。现在,上市公司股东名单中的投资者可能散布世界各地,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伦敦、还有纽约等等。所以,上市公司的投资者群体得到极大的扩展。

2、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的互动会更加多元。那么会产生哪些互动套利机会呢?我认为,市场有足够的智慧去发现这些机会。最近有不少研究者担心美元走强可能会造成的冲击,而人民币面临贬值预期,会否出现大量资金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涌入香港,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呢?我认为,总体上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首先,“沪港通”、“深港通”所形成的开放渠道与资产配置平台,与资金单向流出的开放渠道是两回事,前者是一个封闭可控的体系,就像一个透明天桥一样。比如,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投资股票,三个月之后股票涨了,卖掉股票后,资金便会原路返回。作为一名研究者,我认为沪港通和深港通实际上并不是单向的资本流出渠道,这实际上是一个封闭可控透明的收益互换渠道和资产配置平台。在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投资期间,如果投资者买了香港的股票,享受了收益后卖出股票,资本也就回流了。即使当期的资本流出规模比较大,加剧短期流出压力,但是资本流出一段时间后,资产会被卖出而产生资本回流,形成支撑市场的回流力量。所以,这更多的只是进行了资本的跨时间、跨市场的配置。

其次,市场在应对汇率波动的压力时表现得非常智慧。比如,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不强的时候,国内资金倾向于购买高分红的长线资产。有贬值预期之后,增量的资金便开始购买非中国资产的股票。汇率贬值预期产生时,投资者购买一些香港的内地上市公司的股票,看似是购买了海外美元资产,但这些上市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可能来自中国,其资产实质上也是人民币资产。人民币如果贬值了,这些公司股价可能也会相应有所调整。市场投资者敏锐地发现这一规律后,就可以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去购买非人民币资产的上市公司股票,所以互联互通会使两地的市场互动越来越多样化。

3、提高股份流动性。

4、提高市场影响力。

三家交易所互联互通之后,大家通常会觉得现在香港的股票便宜,笼统的说是这样,但是分行业来看不一定是这样。我们最近做了一个细分行业的研究,发现香港股票估值从一般意义上看较为便宜,主要是因为金融地产行业占比过高,显著地高于国内指数中金融地产板块所占的比例。如果做细分的话,香港很多行业的市盈率比国内还要高,最典型的是健康、医疗等行业。因此,估值的高低还是要分行业看。

“沪港通”开通以来,南向是国内资金投向香港,北向是国内资金投向上海,分别占比为多少?南向投资香港的资金平均占香港日交易量的0.5%-3%左右。“深港通”宣布之后,正式启动之前,资金活跃度明显上升,占比达到了5%左右,现在基本上在3%-5%之间波动。而北向的国际资金进入国内市场,大约占多少?基本上在0.5%-0.9%之间,很少超过5%。所以,从“沪港通”的交易量所占整体交易的比例可以看出,“沪港通”明显还没有达到改变当地主场交易习惯和规律的效果。

“深港通”启动之后,交易限额的取消和保险资金入市,会带来新的互动机制,但是因为投资者群体的差异,上市公司监管清算制度的差异,市场之间的差异仍会长期存在。

而且,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沪港通”项下,“港股通”和“沪股通”的交易量大致平衡,也就是说国内投资者投资香港和海外投资者投资国内的规模差不多,投资者群体了解新市场的进度基本一致。

那他们倾向于投资哪些类型的股票?下图是2014年11月至2016年8月“沪港通”北向交易金额及投资者持股金额按股票类别的分布数据。在“沪港通”推出初期,国际投资者北向买卖投资“沪港通”主要是投资市值非常大的上证180成份股,占到了2014年成交金额的94%,占到了2014年底持股金额的96%。而北向交易中买卖中型上证380成份股比例由2014年6%逐渐上升到2016年1月至8月的23%,经过“沪港通”持有中型股比例在2015年年底升到22%之后,2016年又回到14%,比2014年上升。总体来看,环球投资者还是对大公司和看得清楚、研究得清楚的公司感兴趣。

针对环球投资者对内地消费板块的投资情况,我们进一步做了一个分行业的细分研究。从总体上来看,跟中国经济转型阶段息息相关。自“沪港通”推出以来,消费板块占到了北向交易金额的20%。在海外买不到的内地工业板块的股票,也对他们很有吸引力。2016年1月至8月,内地工业板块股票占北向交易金额超过17%。而金融板块的占比却在逐渐下降,由2014年分别占北向交易金额及期末持股金额的51%及43%降至2016年1月至8月的31%及25%。

北向交易金额中投资者持股金额,按行业的分布如非必须性消费品、必须性消费品、能源、金融、工业、信息科技等的数据是值得大家分析的。

在涉及大型的上证180成份股的北向交易中,金融股的占比最大;而涉及中型的上证380指数成份股北向交易中,则是工业和信息科技占比最大,下边我们逐一做了比重分析。

中型股买的是工业和信息科技,大型股买的是金融。消费板块的股票也占到大型的上证180指数股份北向交易相当大的比重。

涉及到中型上证380指数股份北向交易及持股于行业类别的分布较大型上证180指数股份更加多元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开始比较均衡化的寻找很多细分行业优秀的上市公司,所以持股呈现越来越分散的特点。

与北向的沪港通投资相较之下,南向的沪港通交易和持股金额在2014年沪港通推出之时多集中于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成份股。如果我们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可能就是因为市场通常认为,中型股的价格差异大,而香港市场的投行和机构投资者研究并不充分,国内的投资者是可以通过充分研究而具有信息优势的。但“沪港通”开通之后,价格差异反而进一步拉大了,从而国内的投资者所做的初级尝试就碰了点壁。

第二个阶段是在2016年之后,投资者已经意识到香港是个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于是他们也就顺应这些国际大机构的做法,大量买入恒生和综合大型成份股的指数,至2016年1月至8月期间,已逐步转为以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成份股为主。

这两个模式背后隐含的是两种交易策略——一是尝试利用一定的信息优势去投资中小型股,但是在一个开放的国际市场和特定的环境下,可能短期内未必表现很好。另一个是跟随国际主流投资者投资,那能不能得出结论,就完全不用投资中型股了?我觉得不一定,随着越来越多资金流出,市场对这一部分企业的研究越来越充分,就慢慢可能形成特定的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之后,这两种模式是能够长期共存的。

从行业来看,投资者对金融股的兴趣在不断上升。过去一年金融股取代了工业股成为交易及持股最多的行业,其他方面较受欢迎的还有消费品制造业和地产建筑业。内地投资者对多种不同类型行业的中型港股通股票有相当大兴趣。相对大型股中金融股占比相当重的情况,较小型的股份反为内地投资者提供更多元的股份行业投资选择。

在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股份方面,内地投资者经港股通买卖及持有的行业类别更为多元化。2016年1至8月,南向交易及持有的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成份股中有约22%的比例是消费品制造业股份,约16%-17%为地产建筑业股份。

根据下面的简化图我们可以看到2015—2016年国内投资者在尝试不同的交易策略。短期的业绩可能有好有坏,但是从中长期来看,我觉得这将是非常有趣的两条投资主线。一个是尝试构建自己的交易策略,经营自己的信息优势和知识优势。另一个是在一个开放的国际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中,按照国际投资者的趋势和策略来进行投资,这样的策略交互可能会持续较长的时间。

第四,“深港通”有哪些制度创新?

这张图能把“深港通”的制度框架看得很清楚。“深港通”是原有的“沪港通”延伸,取消了总额度的限制,并通过利用现有的市场基础设施从而降低了运行的成本。从覆盖的范围来看,按市值算,“沪港通”下涵盖股票的市值之和只占总市值的57%,加入“深港通”后就上升到了81%。在“沪港通”时期成交量占比仅为29%,“深港通”后则占69%,上升了40%;而按数量算则由19%上升到40%。

同时有一些技术性的细节,比如在“深港通”南下交易中,对于每只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的成份股,该成份股与相关指数成份股定期检讨时,交易数据是按照截止日前十二个月的港股平均月底市值来计算的。

交易通和结算通在“深港通”下采取和“沪港通”一样的模式,需要成立特别目的公司来实施交易。比如,港交所在内地成立一个特殊目的公司,与上交所、深交所交易。国内投资者如果通过深交所上市,需要在香港设立一个子公司进入港交所。

最后这张图,概括性地描述了“深港通”的主要特点。交易总量过境是连通最重要的一个要素。第二个特点是结算净量过境,实现最小跨境流动。一天交易下来,剩余差额到对方结算。人民币境外换汇,实现全程回流。结算交收全程封闭,实现风险全面监控。本地原则为本,不需要改变和熟悉另外一个交易惯例,按照原有交易习惯交易。结构对称,利益一致。

以上是我今天要跟大家讨论的第四部分。从市场趋势看以“深港通”启动为标志,能够构建一个共同市场,进一步拓展到一级市场——或者叫“新股通”也好,还可以拓展到债券市场,例如“债券通”;还可以延伸到大宗商品市场。这种产品的拓展,就可以逐步形成一个基于港深沪三家交易所共同市场基础上的“金融超市”。基于庞大的投资者和充足的流通性,我们可以吸引全世界各个领域最好的企业来上市。我们可以告诉这些企业,这是一个由三家交易所形成的,目前总市值超过70万亿,有数亿投资者和充足流动性的市场。所以,以“深港通”取消总限额为标志,这个共同市场未来的可拓展性已经正在逐步打开。

最后,在结束今天的讲座时,我们还需要强调:

第一,深港通的启动,连同已经平稳运行的沪港通,会对港深沪三个市场产生不同的影响,需要我们共同深入地研究在这三个市场连通时出现的新的市场规律。

第二,预祝大家利用好这个同时覆盖三家交易所的共同市场平台,配置好资产。(完)

(本文根据2016年11月22日作者在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第12期上的主题演讲整理所得,未经主讲人本人审订,仅代表作者作为一位研究人员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

评论专区
   本站有缓存,一般1小时内能看到您的评论
相关文章:
168炒股学习网
一家专注为中小股民提供炒股入门知识的网站!
我们相信客户至上,并真诚为您服务!祝您投资愉快!
商务合作微信QQ:765565686,联系人:陈经理
版权所有:168chaogu.com,粤ICP备140986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