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基于CC0版权协议
来源|《青年记者》,原标题《初入媒体的两三年》从校园到媒体,从课堂到职场,年轻的媒体人经历着身份的转变,“铁肩担道义”不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内化在了每篇稿件之中;“新闻理想”不再仅仅存在于讨论之中,它与现实进行着激烈的碰撞……本期茶座,请年轻的媒体人聊聊初入媒体的三两年。人物介绍:王 昱 齐鲁晚报国际新闻部编辑;张 楠 鲁中晨报综合新闻中心记者;戴 岳 经济导报记者;胡芳泰 山东法制报记者
向社会人的转变王 昱
我在齐鲁晚报工作已经三年了。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而三年是一个节点,在这个节点上我深感有必要回顾一下自己入职以来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说来惭愧,我在齐鲁晚报的工作经历和学习过程,有点像金庸笔下的那个韦小宝:跟着各路高手学艺,什么功夫都学了一点,却是“样样精通样样稀松”。三年来,我干过记者、做过编辑,跑过社区、也采访过外国驻华大使,开设了自己的专栏,也兼职干过评论员的工作。但我始终觉得,真正让自己满意的文章其实很少。有时甚至想,自己离当初的理想不是越来越近了,而是越来越远。
说起来,我这三年的工作经历,也是一个梦想照进现实的过程,记得我刚入职的时候,满脑子只有“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之类的口号。可是真正到了实际工作中才发现,媒体人的工作有时是十分琐碎的。
工作第一年,我在济南新闻中心跑社区,每天接触的都是大爷大妈们的家长里短:谁家的暖气片漏水了,谁的煤气不通了……记得那年冬天,齐鲁晚报要做一个“跟农民工回家过年”的策划,我每天守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农民工,硬是找不到愿意合作的对象。后来,我常常反思这段经历,发现其实问题不是出在自己的工作态度上,而是当时的我不知道对方真正需要什么,甚至连他们的家乡话也听不懂。不知对方的诉求,就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合作无从谈起。
明白了这一点,我突然感到,我适应工作的过程,本质上说也是学会适应社会的过程。对于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新记者来说,学会迅速完成自己从一个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非常重要。简单地说,要学做媒体人,先要学会做社会人。这才是新人迅速成长的关键。
想通这一关节,我开始有意识地在工作中比较学习与工作的不同。进入报社的第二年,我被调入国际部,刚踏上新岗位不久,我就接到了采访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的任务。记得刚开始的时候,面对这项工作,我的压力很大,总感觉自己虽然有语言优势,但准备还不充分,我的内心很忐忑。不过,最终采访进行得非常顺利,出乎我的意料。
这个经历给了我一个新的启示——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由于他面对的是衡量其能力的考试,因此准备越充分越好;然而,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有时需要的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关键时刻,无论准备有多少,都得硬着头皮往上冲。这种思维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
身份定位的转变,知易而行难。在三年的工作中,我一边工作一边总结,得到类似的经验教训还有很多。现在的我虽然不敢说已经成熟,但已经能把不少心得应用到工作中。
比如我现在负责的“畅所昱言”“一周史记”等专栏,都力求生动有趣地向读者介绍新闻背景或历史故事。如果在学生时代,面对这种历史钩沉或者深度解读的题目,我也许会以十分书卷气的方式进行考证,把文章写得严谨而干巴。然而,三年的工作历练让我明白,搞媒体不是做学问,学问是给自己做的,而媒体最终要面向读者。作为为读者制造产品的工作者,在保证可信度的前提下让读者接受你的产品,并从中获得享受才是应当追求的目标。我常常拿“罗辑思维”的一句广告语来自我激励:“古时候有很多有钱人,自己明明有一双眼睛,但自己是不读书的,他们是雇别人来读书给自己听。从今往后,我就是您身边的这个读书人。”的确,我就是一个为读者进行新闻再加工的媒体人。可以说,这是我在经历三年历练后,目前对于自己的定位,我正向这个方向努力着。
成长路上的困惑与思考张楠我是学中文出身,2013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进入鲁中晨报工作。干了几个月的热线记者后,我成为一名时政记者,现在主要负责淄博文化、艺术、规划、工会等方面政府部门的新闻采编工作。最初,我对这个职业不甚了解、充满好奇,适应这个工作后,我有了这份工作带来的虚荣心,遇到了一些挫折和困难,现在,我能够平心静气地回顾这两年的工作经历。两年的时间里,我认为自己是有成长的。成长路上有收获、有喜悦,也不可避免地有困惑和迷茫。两年间,我也有自己的思考。
首先,对于青年记者来说,应该如何平衡作品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其实严格来说,这个问题是有答案的——一名优秀的记者,应该是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努力追求新闻精品。很多同事和前辈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但对于像我这样工作经验尚不丰富、新闻驾驭能力尚有欠缺的青年记者来说,时常感觉二者难以兼顾,有时候力不从心。想做好稿子、大稿子,耗费精力多,就难以保证数量,直接后果就是收入缩水。而想保证收入,就要努力多写稿子,每天三五篇稿子,就有可能因为数量而放松了对质量的要求。这也是我一直在反思的问题。一个真正有理想、有情怀的记者,对稿件数量和收入的追求一定不能是绝对的;对新闻精品的追求,是一定不能放松的。
其次,青年记者应该如何看待媒体人的“出走”和“逃离”?最近两年,很多媒体出现了辞职潮,尤其是一些知名媒体人的辞职,更是引发了热议。我曾经在微信朋友圈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去他的新闻理想,老子赚钱去了!》,阅读量之高,让人惊叹。
这种文章读起来确实会让媒体人在一定程度上有共鸣,但我认为不能对其过度解读,尤其是新闻价值观尚不坚定的青年记者,不能被这种极端的观点所左右。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人辞职,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媒体人的离开也是正常的。很多媒体人出走,是因为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或者想换一种生活方式。很多媒体人离职的本意并非对自己坚守了十几年的新闻行业的全盘否定,更不一定非要和赚钱挂钩。
新闻媒体,尤其是纸媒如今确实处于转型的阵痛期,但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是去伪存真的阶段。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顿就断言媒体行业已经穷途末路。面对媒体人的离开,我们可以反思、可以总结,但不能过度解读,不能丧失定力——青年记者尤其要树立坚定的信念,既然选择留下,就要竭尽全力,努力实现转型发展,实现自身价值。
让新闻更有生命力戴岳作为一名财经记者,我从工作到现在已经两年了。两年时间在人生道路上看起来很短暂,但这两年让我初尝新闻工作的滋味。
怎么处理新闻稿件质量和数量的问题?怎么处理理想和现实的问题?这是很多和我一样的青年记者都会面临的问题。在我看来,我们首先要摆正姿态,不能只把新闻记者当做一份理想,而是要把新闻记者当做一份工作。青年记者脑海里的新闻理想,需要通过有生命力、有深度的稿子来实现。两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意识到,在完成日常采访工作的同时,能够保证每一个月写出一篇扎实的生动的稿子,有助于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
2014年,我拿到我人生中第一张新闻获奖证书,获奖稿件的题目为《中韩货币互换“变现”》。新闻的起因是,2014年11月27日,青岛农商银行获得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的首笔韩元贷款,大约合人民币16.9万元。这是全国第一笔地方法人机构直接与央行开展中韩货币互换项下韩元贷款业务。
那段时间,网络上关于这件事的报道,基本都是叙述类的消息,并没有对它背后更深层次的挖掘。获知新闻线索后,我第一时间联系到了青岛农商银行,对货币互换的概念进行了解读。在采访中,我了解到央行给青岛农商银行的融资利率为2.1%,低于同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3.5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中韩货币自由兑换是中韩两国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是中韩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中韩自贸区启动将加快中韩货币自由兑换的进程。
一直以来,汇率浮动给做中韩贸易的两国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而货币互换项下韩元贷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一消息让不少青岛企业兴奋不已。我从翔实的采访中获得了宝贵的信息,体会到了扎实采访的甜头。
必须承认,在做财经记者之初,我认为下基层是一个离自己比较遥远的概念,那时候我以为只要熟读政策、把握好各种金融经济概念就能做好财经记者,所以对下基层是比较畏惧和排斥的。但不得不说,“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确实促进了我新闻素养的提高,让我做出的新闻更有生命力。现在我已经成为报社里常常下基层的青年记者,这种体验让我养成了比较好的采写作风和工作习惯。
把脚印留在基层、把目光聚焦基层、服务基层群众、反映社情民意,这似乎成了我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习惯。不知不觉中,我与群众的距离近了,与群众的感情深了,甚至在反映社情民意的同时,也可以帮助推动基层实际问题的解决,在走基层的过程中,我探索出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说到让我深切感受到被需要的采访,应该就是2015年山东蒜农遭遇韩国退回2200吨大蒜的事件,这一事件在全国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015年2月,还有十几天就要到农历春节,我接到任务去临沂市兰陵县采访。不少兰陵人都在忙着准备年货,年味非常浓。但跟普通家庭不一样的是,来找王连全的,除了要债的债主们,就是来自全国的媒体,我就是其中之一。
那天清晨,我坐在王连全家里,听着他讲述事件的过程。王连全说:“我实在没有能力和财力把我组织的600吨大蒜返送回国了,蒜储藏费用和运费就需260万元。”这个时候,王连全的6岁儿子突然从床上爬了起来,拉着王连全的手说:“爸爸,我们的蒜运回来了吗?”
韩国方面退货让王连全损失至少200万元,这对于一个家境小康的蒜农来说是天文数字。王连全垂着手站在门口说:“天塌了,似乎没有了明天,也看不见未来了。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政府会不会帮助我们。”采访中的我感同身受,那是一种无尽而沉重的无力感。这是我做财经记者以来,第一次感觉到应该为朴实的农民们做点什么。
之后,我分别联系了山东省商务厅和国家商务部,询问了相关事件的处理情况,并且就这一事件咨询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专家和一些常做中韩贸易的企业,从中找到一些中韩贸易里常玩的“小猫腻”。我把这些都写进了《退蒜风波“水深几许”》里。
突然有一天,我接到了王连全的电话,他告诉我,临沂市兰陵县政府已经告诉他们,所缴纳保证金已全部退回,退运的大蒜也正在组织内销,韩国外交部通过山东省商务厅表示欢迎他们这些受损的蒜农参加2015年韩方的大蒜招标活动。他说:“戴记者,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这些好记者。”直到现在,每逢过节,我都会收到来自他简短而朴实的问候。
最后,我想用一句业内曾经流行的话来和大家共勉:当你看见新闻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当你看不见新闻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些,就可以让新闻更有生命力。
学习本无底,前进莫彷徨胡芳泰“铁肩担正义,辣手著文章”,这是我对记者的最初印象,而真正置身其中时才发现一切没那么简单。
选题、选题、选题……找到好的新闻选题是成功的一半,可对初入职场的我来说,找选题似乎是最头疼的事,网络中苦苦寻觅、不见踪影。“记者是社会活动家,得多交朋友,建立自己的通讯员群。”前辈的这句话点醒了我,主动出击,联系跑口单位,建立通讯员群,互通有无,就这样逐渐扩大朋友圈,而找选题这个“老大难”也就迎刃而解了。尽快适应新闻工作,学习能力很关键,并非新闻科班出身的我,更需要及时“充电”,消息、通讯及评论,在模仿中形成自己的风格。
记得第一次写图片说明,被主任批评,因为写得太板,而经过她的修改后,文字就生动了起来。此事对我的触动很深,我深觉自己采访、写作功力太浅,亟需磨练。所幸山东法制报的学习氛围浓厚,我们每周二开例会,例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就是学习,大家分享经验,汲取其他媒体好的报道经验等等,这对我们新人帮助很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成长。
当下新媒体方兴未艾,尤其是微信公众账号发展迅速,快速掌握“微信体”的写作方法是当务之急。与报纸语言相比,微信语言轻巧活泼,青年记者应学会在纸媒语言与微信语言之间快速切换。山东法制报自推出微信公众账号后,很多发布会及突发新闻都第一时间在微信上发布,很好地弥补了报纸第二天发布的滞后性。
山东法制报是行业报、专业报,立足全省面向全国报道政法新闻,普及法律知识,维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采访报道有其内在特性,在采访、报道中,尤其需要对法律知识的详尽掌握、对政法单位工作的熟稔,而这些是在掌握基本新闻知识外必须掌握的技能。如被告和被告人的区别,民事诉讼中为被告、刑事诉讼中则为被告人,稍有不慎便会出错。
客观翔实是对新闻报道最基本的要求,青年记者要学会用事实说话,要有追根究底、锲而不舍的精神。
在记者岗位,每天都会接触不同的事物,学习应该贯穿工作的始终。学习本无底,前进莫彷徨,这是我在媒体工作中最大的感想。
大家好,我是财记君,看了今天的文章,您有何感想?期待您的留言和评论!你说,我们听!
相关热文(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
- 曹林:新人跳来跳去跳不成名编名记
- 澎湃新闻网总编辑刘永钢:好的内容、真正的新闻永远是刚需
- 裘新:媒体融合有两个层面、两个阶段的涵义,成功的充要条件只有一个!
- 范以锦:传媒教育不应成为传统媒体困境的“下半场”,传媒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用武之地!
- 老记者心声:我们做了这么多年,怎么被一群小年轻超过去了!?
- 今天的新闻世界是否还需要“大编辑”?
- 报业寒冬,记者转行,看德国纸媒如何困境求生?
- 詹国枢谈新闻写作:举重若轻,大道至简
- 15种最好的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准)记者编辑必看!
- 哪些技巧可以让你的采访事半功倍?
- 上报集团正式迈出“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瑞力文化教育产业基金揭牌启动
- 浙报集团转型的五大密码
- 总编已死,CCO 当立
-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改革大戏
- 上报三周年 | 裘新最新讲话: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融合、整体转型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这个命题
- 郭全中:京华停刊,而纸媒正在崩盘的路上狂奔
- 秦朔:一切都已改变,一切又都未变——回想媒体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