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现代投资(000900)根据现代此次预收购公路贷款负债情况计算,本次收购后根据前五年保障收益期过后,现代
根据现代此次预收购公路贷款负债情况计算,本次收购后根据前五年保障收益期过后,现代应付利息加贷款合计近200亿(这还不包括收购付出股权代价和公司所有现金),我们都知道高速公路主要成长期在公路开通后的的前五年。可关键过了这五年(实际现代开通已经四年才开始本次收购),在公路开通后近十年,公司高管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类似于高科技公司的业绩高速成长的高速公路资产!请问这现实吗?可实现吗?请问如果管理部门核准通过,是不是应该对后期每年10亿的偿还额度负有交代偿还责任呢?要知道现在的每年不计算成本的年总营业额都仅仅只有不过4亿而已啊!总人口即将面临拐点,车辆消费已经开始面临实质的下滑,奢求利润每年超过同期各个上市收费公路的业绩增速几倍,请问谁给你们这样的想象力?现代此次的收购将成为若干年后一个经典的侵吞案例。希望高层不要成为助纣为虐的刽子手!下面是银行贷款利息支出概算:根据预案中长期负债及贷款利率,(假设中
网友回复
AMANI:
要知道所谓的偿还贷款保障仅仅只是对这几年的业绩做了最低额度的保障而已,偿还贷款还不还得了根本不在保障之内。
偿还不了好像有保障,(又似乎没有),还不了现代业绩全部被掏空作为收购路段成本开销,剩下的根本就近乎于零!
股友gzL40X:
支持。
AMANI:
按照公司上次收购后的德行此次照样还是,收购之后就开始装死,换一轮领导玩悲情的套路就交代了!
既不用担责又可以玩利润支出为自己谋福利,请问这样的套路就是湖南高层的担当?
AMANI:
根据现代此次预收购公路贷款负债情况计算,本次收购后根据前五年保障收益期过后,现代应付利息加贷款合计近200亿(这还不包括收购付出股权代价和公司所有现金),我们都知道高速公路主要成长期在公路开通后的的前五年。可关键过了这五年(实际现代开通已经四年才开始本次收购),在公路开通后近十年,公司高管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类似于高科技公司的业绩高速成长的高速公路资产!
请问这现实吗?可实现吗?
请问如果管理部门核准通过,是不是应该对后期每年10亿的偿还额度负有交代偿还责任呢?
要知道现在的每年不计算成本的年总营业额都仅仅只有不过4亿而已啊!
总人口即将面临拐点,车辆消费已经开始面临实质的下滑,奢求利润每年超过同期各个上市收费公路的业绩增速几倍,请问谁给你们这样的想象力?
现代此次的收购将成为若干年后一个经典的侵吞案例。
希望高层不要成为助纣为虐的刽子手!下面是银行贷款利息支出概算:
根据预案中长期负债及贷款利率,(假设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4.35%保持不变)长韶娄高速2018~2033年,每年还本息如下:
18年3.50亿,19年3.88亿,20年3.84亿,21年4.60亿,22年4.62亿,23年4.94亿,24年4.85亿,25年5.75亿,26年5.61亿,27年6.58亿,28年6.39亿,29年8.20亿,30年9.93亿,31年9.67亿,32年11.30亿,33年10.75亿,共还本息104.41亿。按二十七年的经营收费权算,平均每年还3.9亿元!
根据现代此次预收购公路贷款负债情况计算,本次收购后根据前五年保障收益期过后,现代应付利息加贷款合计近200亿(这还不包括收购付出股权代价和公司所有现金),我们都知道高速公路主要成长期在公路开通后的的前五年。可关键过了这五年(实际现代开通已经四年才开始本次收购),在公路开通后近十年,公司高管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类似于高科技公司的业绩高速成长的高速公路资产!
请问这现实吗?可实现吗?
请问如果管理部门核准通过,是不是应该对后期每年10亿的偿还额度负有交代偿还责任呢?
要知道现在的每年不计算成本的年总营业额都仅仅只有不过4亿而已啊!
总人口即将面临拐点,车辆消费已经开始面临实质的下滑,奢求利润每年超过同...
股市枭雄168:
炒股别当韭菜
AMANI:
每年营业收入4点几亿,预收路段还亏损,背负利息接近4亿后还本付息多少利润才能还本
按照收购资产负债总额度,偿还期限前期公司刻意淡化偿债压力。
实际偿债计划根本没有兑现可能,请看财务账本:
应付利息每年接近4亿。
还本计划后期每年4亿。
公司收购代价按照市场实际高速市盈率计算应该获利4亿才能持平。
请问每年需要接近营业收入17亿才能保证此次收购脱离掏空嫌疑。
请问这需要怎样的成长性才能做到?
大家等待管理部门给大家答案!
FCDSCJ88:
上证监会官网上告发,在这逼逼有用吗
馨蕊露氲:
请大家看看湖南天雁非公开发行股票,被中小投资者否决。现代投资中小的希望在证券会能否也否决!
AMANI:
每年营业收入4点几亿,预收路段还亏损,背负利息接近4亿后还本付息多少利润才能还本
按照收购资产负债总额度,偿还期限前期公司刻意淡化偿债压力。
实际偿债计划根本没有兑现可能,请看财务账本:
应付利息每年接近4亿。
还本计划后期每年4亿。
公司收购代价按照市场实际高速市盈率计算应该获利4亿才能持平。
请问每年需要接近营业收入17亿才能保证此次收购脱离掏空嫌疑。
请问这需要怎样的成长性才能做到?
大家等待管理部门给大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