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角度解读国泰君安中报
财富管理角度独家解读国泰君安中报
券业行家,事实说话。
欢迎留言,如果认同,请传播正能量。
已
是八月下旬,多达39家的A股上市券商,尚未全面披露中期业绩。
尤其是大型券商普遍保持沉默之时,率先发布半年报的国泰君安,让行家心生敬意。
而本文则是从财富管理和分支机构的角度来探讨。
上半年净赚54亿
作为首家正式披露中报的头部券商,国泰君安交出了一份亮丽的“中考”成绩单:
2020年上半年,国泰君安实现营业收入158.12亿元,同比增长12.18%;归母净利润为54.54亿元,同比增长8.64%。
期末总资产为6,230.2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39%,净资产为1,322.67亿元,较上年末略降3.81%。
纵向来看,国泰君安营收和净利润均为近五年最高值;营业收入连续三年增长,净利润连续两年回升,且两项指标的增幅均收窄。
国泰君安2016H1-2020H1业绩对比,券业行家制图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中报
主要业务方面,经纪业务、投行业务、信用业务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构成国泰君安营业收入的三大支柱,三者的占比分别为23.09%、25.71%和18.05%。
国泰君安主要业务对比,券业行家制图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中报
横向来看,协会披露的券商中期业绩排名显示,国泰君安的营业收入位列第二,市占率为5.24%;净利润位列第三,市占率为5.78%。
国泰君安2020H1市场份额示意图,券业行家制图
数据来源:证券业协会
财富管理指标持续增长
作为头部券商的样本,国泰君安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表现如何呢?
得益于证券市场交易量上半年近三成的同比增幅,国泰君安经纪业务持续发力。
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36.51亿元,同比增长15.90%。
而其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席位租赁),市场份额达5.79%,继续排名行业首位。
相对于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包括零售客户数量、零售客户资产、交易市场份额、保证金余额市场份额、产品销售规模和收入,以及APP的月活数据等在内的指标,更能精确评价券商财富管理实力。
而在这方面,国泰君安的中报列出了较多信息:
期末APP用户3,518万户,较上年末增长5.8%;月活478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6%。
个人金融账户数1,43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5.8%。
富裕客户及高净值客户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0.8%和12.8%。
投资顾问人数2,950人,较上年末增长9.3%;投资顾问签约客户20.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8%。
代销金融产品净收入同比增长11.1%,代销金融产品月均保有规模1,688亿元,较上年增长4.3%。
此外,国泰君安为首批获得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资格的七家券商之一,目前已完成验收并正式展业。
值得一提的是,券商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收入,已作为财富管理指标被纳入券商考核体系。
而最近三年,国泰君安此项指标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上半年代销金融产品业务净收入为7,550.98万元。
国泰君安代销金融产品业务对比,券业行家制图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年报和中报
投行业务仍以债为主
说起国泰君安投行业务,正如某些投资者的提问,似乎更加偏重于债券方面,那IPO业务方面表现如何呢?让我们看看国泰君安对中期投行业务的表述——
报告期内,本集团证券主承销家数940只、证券主承销额2,97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7%和54.0%,均排名行业第3位。
其中,股权承销额304.8亿元,同比增长32.8%,排名行业第5位;债券承销金额2,665.7亿元、同比增长56.8%,排名行业第3位。
过会的并购重组项目涉及交易金额71亿元,排名行业第5位。
行家梳理了2020上半年IPO数据,截至2020年6月底,国泰君安保荐过会的IPO项目(含科创板)有7家,其中6家为科创板项目。
国泰君安在中报中表示,投行业务推行事业部制改革、优化运营机制,聚焦重点客户和重点区域,着力推进IPO业务,承销规模快速增长,项目储备显著增加,行业地位稳中有升。
申请公募牌照引发关注
国泰君安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国君资管从事资产管理业务。
截至报告期末,国君资管的总资产为69.09亿元,净资产为54.87亿元;当期营业收入为10.05亿元,同比略降3.0%,净利润为3.74亿元,同比降幅约为10.5%。
当然,行家最为关心的,还是国泰君安正在申请的公募牌照。
此前,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允许“一参一控一牌”,即同一主体或者受同一主体控制的不同主体控制的其他公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不得超过1家,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2家,其中控制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1家。
在监管层面放风之后,国泰君安成为首家“尝鲜”的券商。
8月14日,国泰君安向证监会递交了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申请,审核期限为20个工作日。
如果顺利的话,国泰君安最快将在本季度内获得公募牌照。
非权益类规模大幅增长
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的自营业务,国泰君安表示继续围绕打造“卓越的金融资产交易商”,坚持发展低风险、非方向性业务,稳步提升交易定价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
通过母公司的净资本及风险控制指标,行家发现,国泰君安非权益类自营规模同比大幅增长,而权益类自营规模则有明显下降。
融券余额增长九成
最后来说说国泰君安的信用业务。
一方面,股票质押业务持续收缩:无论是期末待购回余额、融出资金余额,还是约定购回式交易待购回余额,较上年末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另一方面,市场热情高涨,两融业务蓬勃发展,尤其是融券余额,几乎占到一成份额,且同比增幅接近九成。
期末融资融券余额692.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6%,市场份额6.0%,排名行业第3位,维持担保比例为282%;其中,融资余额66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6%,市场份额5.86%;融券余额2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7.9%,市场份额9.17%。
国泰君安表示,在坚持逆周期调节的基础上,优化分类分级服务体系,加大机构客户及高净值客户储备,打造专业化团队,打磨君融资讯品牌,形成“平台、策略、券源、系统”四位一体的融券业务模式。
分支机构调整幅度较大
2020年上半年,国泰君安的分支机构有了明显变动:
先后有六家以城市命名的营业部升级为以省份命名的分公司;有1家分公司和9家证券营业部完成迁址,而2019年批复撤销的九江南海路营业部,也完成了变更。
此外,国君期货报告期内新设了6家营业部。
截至报告期末,国泰君安共设有33家证券分公司和419家证券营业部,基本实现了对全国省区和重点城市的全覆盖。
面对散布于各地、为数众多的分支机构,行家一直在思考,哪些地区对国泰君安的营收贡献最大?而这或许是可供券业同行参考的因素。
由于国泰君安中报未披露分地区经营情况,行家根据2019年年报,梳理了国泰君安的创收“宝地”——
国泰君安营收和利润地域分布,券业行家制图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年报
在单独列出的上海、广东、北京、浙江和四川五大区域中,国泰君安本部所在的上海地区,营业收入和利润均位于首位,但其营收同比增速垫底。
而毛利率方面,北京地区接近50%,为46.87%,其次是上海和四川两地,广东地区毛利率最低。
(来源:经纪人协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