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富养猪圈地惹争议 牧原股份产能扩张势头受阻?
重资产“养猪”的土地困境
国内养猪业龙头牧原股份(002714.SZ)在业绩高歌猛进之时,却因卷入占地问题风波乍起,新建猪场被责令停工,折射出“养猪热”及扩产潮的另一面。
八月底,媒体报道披露:牧原股份正在推进的“百场千万”工程,今年计划在南阳13个县建84个养猪场,总占地超过4.5万亩,其中有55个养猪场使用永久基本农田,计划占用近1.5万亩基本农田建养猪场。
南阳市新野县已经动工的三个养猪场全部建在基本农田之上,总面积超过1600亩。
南阳市委、市政府对此事进行了回应,宣布停建牧原相关项目,并成立专题调查组,全面调查核实。
随后,牧原股份也在互动平台上回应称:“公司在建设过程中将严格依照国家相关规定,保证合法合规建设和运营”。
圈地养猪
牧原股份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生猪养殖与销售集团,2019年实现生猪销售1025.33万头,今年前八个月实现生猪销售1023.1万头,已经接近去年全年销量。
生猪销量的大幅提升离不开产能扩张。
近年来牧原股份连续扩张产能是业绩暴增的基础。
从2015年销售生猪不到200万头,到2019年突破千万头,四年翻了五倍。
假设牧原股份的规划顺利执行,2020年牧原股份预计出栏生猪将超过2200万头,2021年将超过4000万头。
今年上半年,牧原股份在南阳市大力推进“百场千万”工程,原计划投资120亿元、新增600万头生猪养殖产能。
据8月16日南阳媒体报道,牧原集团“百场千万”项目最新计划共确定新建项目70个,总投资金额高达263亿元,设计生猪育肥产能和母猪养殖能力合起来超1400万头。
当地媒体报道显示,“百场千万”工程第一批18个项目在2月24日集中开工,第二批33个项目在3月20日集中“云开工”。
两期项目共投资130亿元,设计总养殖规模693万头。
第一批项目计划在5月中旬建成投产,第二批项目计划在6月30日前建成投产。
按照原计划,牧原的“百场千万”工程今年上半年将完成超过七成。
不过,项目推进并未如牧原股份所愿。
媒体报道显示,“百场千万”工程在南阳全市已实际开工项目31个,累计完成投资42.81亿元。
其余39个未开工项目中,有26个项目前期准备已全面完成,具备开工条件。
“百场千万”工程未能如期推进,核心原因是当地村民对“猪占地”不满,未如期签署占地合同。
大摩财经注意到,牧原集团涉被叫停的新野县项目为第二批集中开工项目,分别为新野一分场、二分场、三分场项目,其中二分场、三分场项目申报之时占地均为基本农田,此前主要为小麦种植地。
上述三个项目原定均需要在六月底之前建成投产。
值得一提的是,牧原股份在南阳卧龙区的两批集中开工项目,包括牧原卧龙13分场项目、15分场、17分场、18分场和19分场项目。
各项目的细节披露程度不同,不过仍可发现牧原卧龙18分场、19分场项目的占用土地均为基本农田,分别为404.97亩和191.82亩,此前均为小麦种植地。
此外,牧原在南阳卧龙区的扩建计划中,卧龙6分场和7分场的扩建同样涉及占用基本农田,分别占地95.27亩和41.99亩。
根据当地媒体报道,牧原在南阳卧龙区的第一批项目(13分场)已经建成投产。
但第二批项目和扩建项目建成与否,牧原股份并未披露,是否处于责令停工范围也未披露。
大摩财经注意到,牧原股份在新野的三个项目,以及卧龙18分场、19分场项目,在报批时占地性质均为基本农田,“待调整”后才变更为一般农田。
这也意味着,牧原的项目并非先补划后占地。
国家对于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的占地要求并不相同,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土地不允许养殖等占用。
但由于去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走高,相关通知规定养殖设施原则上不得使用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少量永久基本农田确实难以避让的允许使用但必须补划。
今年2月,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文件,称为确保疫情期间的市场供应,“对于确需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可以先行占用,待疫情结束后补办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手续”。
该文件特意指出,“根据现阶段生猪产业发展需要,取消生产设施用地现行15亩上限规定”。
这之后,牧原股份的“百场千万”工程迅速上马。
牧原模式
牧原股份位于养猪大省河南,2014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是国内最主要的养猪企业之一。
“猪周期”导致养猪企业的业绩波动较大。
以2018年为例,受非洲猪瘟影响,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当年牧原股份虽然营收大增33%至133.88亿,但扣非净利仅有23.7亿,同比下滑80.53%。
2019年起猪肉进入价格上涨周期。
仅用一年,生猪价格从上年底的每公斤12.8元,上涨到2019年底的34.4元。
今年8月底,生猪价格已上涨为每公斤37.5元。
牧原股份业绩也随之大幅翻红。
财报显示,2019年牧原股份实现营收202.21亿,同比增51.04%;扣非净利59.38亿,同比增1186.55%。
今年上半年,牧原股份营收210.33亿,同比增193.76%;扣非净利108.11亿,同比增5449.36%。
二级市场上,受益于这一轮猪肉价格上涨周期,2019年至今牧原股份的股价累计上涨约400%,市值超过3000亿元。
牧原股份实控人秦英林由此财富暴涨。
2019年,秦英林家族凭借1174亿财富首次跻身福布斯中国内地财富榜前十,并成为河南首富。
最新的福布斯实时富豪榜中,秦英林以252亿美元财富继续稳坐中国内地十大富豪。
猪价连续上涨的背景下,包括牧原股份在内的养猪企业今年纷纷开启了产能扩张计划。
农业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新建规模猪场投产累计已达9093个,去年空栏的规模猪场已有11202个复养。
去年7月,新希望集团100万头生猪养殖产业化项目落户重庆,当年底新希望宣布再投90亿建9个大型的养猪场。
截至今年6月底,新希望已实现与储备了超过7000万头的产能布局。
温氏股份(300498.SZ)在去年布局辽宁朝阳的北票康宝肉类食品项目后,今年4月又与天津政府签订了“双百万”生猪养殖及加工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截至上半年末,温氏股份的猪场开工产能目标已完成564.6万头,竣工产能已完成220.4万头。
本月初,温氏股份将原来的养猪事业部分拆为养猪一部和养猪二部,目的就是达到复产扩产成功的目标,提升猪业竞争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牧原股份与温氏股份的养猪模式不同。
前者为自建养猪场、一体化自育自繁自养模式,后者则是“公司+农户”的中规模分散式养殖模式。
与温氏股份相比,牧原股份的模式更有利于产生通过产能扩张实现规模效应,但这种重资产模式也意味着更多的养猪场土地需求。
牧原股份“养猪圈地”的违规问题究竟有多严重?这将对其业绩有多大影响?仍待观察。
(来源:大摩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