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12”汶川地震,让东方电气在川企业损失惨重,尤其是离震中较近的东方汽轮机(简称“东汽”)地处汉旺镇,受灾最为严重,号称“十里东汽”的整个厂区几乎全部损毁,大部分家属区受灾,给东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7亿元。灾后,如何利用上市公司平台,恢复重建成为公司首要工作。十年时间过去了,东方电气向市场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
3次募资103亿元
“5·12”汶川地震后,东方电气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助力实体产业发展。2008年11月18日启动公开增发,募集资金13亿元,推动新能源建设项目发展;2009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50亿元,用于东汽重建和核电建设项目;2014年成功发行40亿元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用于海外EPC及BTG项目以及研发能力提升项目。
3次融资,公司募集资金达到103亿元,为公司加快产业布局打下了基础,尤其是加大了对核电、风电、大型超(超)临界火电、潮汐发电、燃机等新产业的投入力度和速度。
通过多年发展,东方电气核电市场份额稳定增长。2017年公司获得第四代核电代表堆型CFR600示范快堆四大换热器技术设计及试验验证合同,签署ACPR50S实验堆平台工程一回路主设备整体采购合同,中标6台“华龙一号”堆内构件、2台控制棒驱动机构,突破AP1000一体化堆顶包订单,获得年度核电市场唯一TG包项目——廉江TG包合同。
公司通过国际合作与自主研发的燃气轮机也取得不错进展。国内首台第五代F级燃机M701F5重型燃机在华能高碑店成功投运,标志着东方电气燃机达到国内最高水平,成功投入商业运行;自主研发的5万千瓦重型燃气轮机进入样机制造阶段。
东方电气海外市场也开始发力。2017年公司境外实现营业收入41.48亿元,同比增长13.37%。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公司毛利率增加了19.61个百分点,达到16.46%。对于2018年,公司表示,将打好国际业务做强攻坚战,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机遇,整合国际资源,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扩展业务范围,确保国际订单较2017年大幅增长。
注入优质资产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低迷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电力需求增速大幅下滑。同时,在环保压力下,传统火电新装机市场大幅萎缩。东方电气现有发电设备制造主业进入调整阶段,盈利能力下降,上市公司亟需寻求新的增长点。
东方电气公告称,公司拟约68亿元收购控股股东持有的东方财务95%股权、国合公司100%股权、东方自控100%股权、东方日立41.24%股权、物资公司100%股权、大件物流100%股权、清能科技100%股权、智能科技100%股权和东方电气集团拥有的设备类资产及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
公司表示,本次交易将有助于公司延伸产业链,提升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实施创新驱动,提升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产融结合,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减少关联交易,提升公司运作效率和资本运营能力。
东方电气在2017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书中,为自己设立了三个阶段的明确发展目标:第一个阶段,从2015年到2020年,智能制造水平大幅提升,整体技术水平进入全球能源装备制造业前列,助力建设“制造强国”;第二个阶段,从2025年到2035年,坚持做强做优,进入世界500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成为国际重大技术装备及服务优秀供应商;第三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百年老店,打造卓越品牌,实现基业长青,成为伟大公司。